医学美图:大肠·印戒细胞癌·sig

发布时间:2024-04-20 07:09:55

 目前十堂课程内容已全部推送完毕,敬请观赏 

【镜道系列课程】一听消化道早癌系统性课程发刊词

点击以上链接可进入课程页面

本公众号仅作为学习笔记使用


  概述  

从Laufman等人的报告开始的大肠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所有结肠癌的0.24~2.6%;虽然男女比例基本相同,但关于发病年龄,全结肠癌为70.1岁,而大肠印戒细胞癌为45.7岁,年轻人(未满40岁)发病有较多的倾向。关于部位,也有报告认为全结肠癌多见于直肠、乙状结肠,而大肠印戒细胞癌多见于盲肠和右侧结肠,但通过对报告病例的研究,没有特别的特征。

  Laufman H,Saphir O.Primary linitis plastica type of the colon.AMA Arch Surg 62:79-91,1951

关于恶性程度,由于显示浸润性增殖的倾向较强,早期癌的报告病例较少,多在引起SS、SE强烈浸润的晚期癌状态下被发现。因此,淋巴管侵袭、静脉侵袭都呈高度,一方面淋巴结转移、腹膜扩散被发现率较高,另一方面,没有肝转移的报告,作为远位转移,有向皮肤、乳腺、卵巢、前列腺转移的报告,但很少。

另外,在遗传基因学的研究中,K-ras,p53的遗传基因变异与通常的大肠癌相比较低,显示出chromosomal instability(遗传基因的缺损,缺失)的强烈致癌途径。即使在同一肿瘤内,DNA ploidy pattern和细胞增殖动态中也发现heterogeneity,并指出其与多样性和恶性度的关联性。


  病例·图像  

【病例1】

▲内镜所见:乙状结肠降结肠移行部呈现凹凸浮肿状,观察到一部分呈现发红的粘膜,内腔呈现锥形的同时,也观察到慢慢向高度狭窄转移的所见。狭窄很硬,不能通过。用结晶紫喷洒色素时,发现大部分粘膜表层为I型pit,可知是正常粘膜。虽然发红的部分为I型pit,但被认为是间质变化的发红很强,详细情况无法判别。没有发现明显的溃疡面等,也没有发现肿瘤性pit。

■诊断总结:粘膜面呈现浮肿状凹凸的同时,内腔呈现锥形的硬狭窄,提示高度的细胞浸润,如果是原发性的话,低分化腺癌和印记环状细胞癌,如果是继发的话,这些癌细胞从多脏器的转移可以作为鉴别点。

▲病理所见:通过多个活检得到了印戒细胞癌,于是实施了外科切除手术。切除标本显示病变为100 × 34 mm,表层呈黄白色,显示凹凸粘膜。弱扩大像显示以粘膜固有层为中心肥厚,强扩大像显示印戒细胞高度浸润。

最终病理诊断为:sig,pSE,ly2,v1,pN0,断端阴性。

病例2

▲内镜所见:与阑尾开口部一致,发红且有紧缩感的25 mm的紧缩隆起性病变,在结晶紫染色像中,发现病变的一部分有浅凹陷面。在放大内镜观察结果中,病变的大半被具有I型pit的上皮所覆盖,伴随着上皮的过度伸展,发现了pit结构不清晰化的部分。从凹陷部进行的活检中得到了Group 5,印戒细胞癌的结果。

■诊断的总结:虽然是隆起性病变,但在一部分发现了极浅的凹陷,在放大内镜所见中发现了部分上皮的过度伸展,pit结构不清晰化和枯萎样的I型pit,这表明上皮内出现了高度的细胞浸润,如果是原发性的,则是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如果是继发的,则是这些癌细胞从多脏器的转移作为鉴别点。

▲病理所见:实施了回盲部切除术。在放大镜图像中可以确认狭窄的阑尾内腔,在其周围发现了以粘膜固有层为中心的肥厚,与固有肌层也是连续的。在粘膜固有层中虽然只剩下少量的正常腺管,但在其周围印戒细胞和低分化腺癌弥漫性且密集地浸润着;在粘膜下层印戒细胞也弥漫性地存在着,在固有肌层内也有浸润。

最终病理诊断:为por 2+sig,pSE,INFc,ly2,v1,pN0,pPM0,pDM0,pRM0。

作为图像观察结果,在早期癌阶段显示平坦·凹陷型的形态,但报告病例很少,由于浸润性增殖,大多以3或者4型恶化癌的形态被发现。图像上显示出偏侧性,或者伴随全周性锥形的浮肿状壁肥厚和硬狭窄。在放大内镜观察中,在癌瘤未露出的粘膜的肥厚部分,正常粘膜保持正常粘膜,观察到I型pit,但是在癌瘤露出的部分,发现了与腺管开口部难以辨别的微结构和I型pit枯萎样的观察结果。但是,由于形成硬狭窄的情况较多,因此观察癌瘤露出部分困难的病例似乎较多。

但是,这些观察结果不仅仅是印戒细胞癌的特征,在低分化腺癌和其他脏器中的低分化癌等的转移中,也有必要注意呈现类似的图像。另外,在肠系膜脂肪组织炎等炎症性变化中也会呈现类似的图像,但不伴随壁的硬化是鉴别点。


  治疗·预后  

作为治疗,如果是可能的病期,外科根治术是第一选择,但如上所述,发现时大多已经处于高度恶化的状态,因此化学疗法是不可缺少的。在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指南中,印戒细胞癌即使是stage II也被认为是高危因素,虽然推荐使用与stage III同样的化学疗法,但印戒细胞癌的特异性化学疗法还没有确立。因此,术后、化学疗法后都被认为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为0~24.2%。

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