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表达,才有被看见的可能

发布时间:2025-01-17 20:42:12
只有表达,才有被看见的可能

只有表达,才有被看见的可能

上一篇笔记还是被限流了,叹气。目前已在申述中。 我最近在看《她们自己的文学》,作者有一个观点堪称辛辣,她说:“妇女文学史深受一种极端形式的伤害,它将范围非常广阔并多样化的英国女小说家队伍,压缩精简为人数少而又少的‘大作家’,然后从她们那里发展出了所有的理论……过去调查研究因突出精英小团体而歪曲了真相,不仅因为这小部分人遮蔽了我们的注意力,例如使我们看不到存在于乔治·艾略特和弗尼吉亚·伍尔夫之间绵延不绝的大量文学活动,还因为对小团体的专注,把普通妇女的日常生活、切身经验、个人智谋和人生挣扎都挡在了我们的视线之外。如果想阐明在英国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得以表达的具体方式,我们就需要将女小说家【置于同时代妇女的背景上】……” 我上一篇笔记说,应该把属于女同的标签、文化、文字、正常的群体表达还给女同。除了看到tt用户来小红书以后发生的变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小红书上被看见的女同,还是太集中和倾向于精英小团体的表达了。 也许是小红书平台以及活跃用户属性的原因,好的学历、高颜值的、品质生活的,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的女同,总是更容易出现在首页。女同群体之所以会被打上“慕智、慕身份、慕学历、慕颜值”这样的标签,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这其中有一半的因素是,平台希望什么人被看见,平台在塑造人的阅读习惯,从而慢慢影响人的认知。从社交平台到小说平台都是如此。 “女同想象的生活”被赋予很高的可见度,“女同真实的生活”越来越隐身。 有人会说“没有人想看普通女同的生活”。这是一个伪命题,在女同群体还没有足够的曝光度以前,这个观点不成立,即使打着算法评估后的说辞,也不成立。 我有时会自己去搜索一些关键词,发现有身份很普通的女同也在默默地记录自己的生活,不乏很有意思的内容,只是她们或者没有特别亮眼的外显特质,或者并不擅长“包装”自己,所以一直很孤独地在写。但我想,愿意在小红书发笔记的人,是希望通过表达寻求理解和同类的,只是久了没有任何回应,于是“精英小团体”以外的女同,越来越少再表达了。 如果借tt这波势,能使女同的标签正常显示和被收录的话。我期待着有更多普通的女同开始记录自己,表达自己。不在于文字写得好不好,视频拍得好不好,而是通过打上女同相关的标签,使得这个群体的内容、更多普通女同的故事,获得被关注、被看见的机会。 #lesbian #les
内容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