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光鲜 有苦难言
发布时间:2024-12-17 12:36:47
表面光鲜 有苦难言
观察了很多年龄达到35岁,一直在大厂或者从外企/民企(重新)进入大厂的朋友们,看到他们普遍:
身心压力难以承受
大厂的工作节奏那叫一个快,996只是基础。就拿我一位朋友老禾来说吧,他今年跳槽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职位也是自己喜欢的方向。原本想着能在事业上冲一把,结果每天都被各种任务追着跑,白天拉齐的会议排满,工作只能晚上熬夜,每天4杯美式打底……大厂并不是制度上齐视35岁,而是从效率出发一视同仁。年轻的时候你扛得住,35岁之后身体的变化,懂的都懂。为什么大厂裁员优先35岁的,名副其实的“减员增效”……
工作生活无法平衡
35 岁,可能已经有家庭的责任在身,孩子需要陪伴,老人需要照顾,可大厂要求全身心投入。老禾今年加入大厂后,被外派到另一个城市,每周只能周末回家,公司这样安排也是希望他能全身心沉浸式做牛马。可他不只是公司的一员,更是家庭的支柱,谁家里都会碰到点漏雨漏风的糟心事儿,老公不在,家里全靠老婆和老人,无法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如果这是长期状态,忠孝难两全。
职场“不可能三角”
“收入、成长性、稳定”是职业选择中的不可能三角。很多人以为进大厂能稳定,实际上大厂裁员也是猛到爆,今天你刚拿大厂工牌,晒一张朋友圈,半年后说不定就成离职纪念了。留下来的人要继续背更高的指标,压力非常大,大到你根本承受不住。
什么人适合进大厂?
HR从一堆简历里挑人,看学校是效率蕞高的方式。大厂就像是第二次高考,是社会给的又一次进“名校”的机会。本身不是名校毕业,特别是学历低的年轻人,去大厂“刷简历”其实很好:趁年轻体力好,高收入、长见识、积累经验,后面再找工作会有更多选择。人生中有一个大厂经验,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
如何选择呢?
35岁以后其实真没必要在意所谓大厂光环了,工作了十多年,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基本清楚。这个时候如果做选择,应该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寻找一份能够发挥过往经验和优势的工作,让自己既有成就感,又不至于过于辛苦,适度兼顾家庭。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如果有足够的热情和能力,35岁之后也可以在大厂继续升级打怪,步步高升。
35+的朋友们,说说你的故事和感悟,举杯敬岁月~
年轻的朋友们,可以提前思考规划一下未来,点个赞留个言,好运连连~
#大厂 #人生建议 #互联网大厂 #职场感悟 #人生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