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那些美图与美腔(九)

发布时间:2024-05-09 09:37:47

     颜春苓出生于西安市西郊北窑头村,祖辈务农,家境清贫。九岁那年,进了长庆社(后为三意社)学戏,几年后,到了榛苓社(即后来的牖民社)。颜春苓的艺术生涯,初期是以旦角开始的,一些著名的秦腔老前辈,如“木匠红”、“麻子红”、“一枝花”等,都是他的启蒙之师。他早期曾演出过《花亭会》《楼台会》《断桥》等旦角戏,到十五、六岁,改为丑行,演过《大钉缸》《小放牛》《刘海打柴》等戏; 二十岁以后,又改为生角,先后演出了《软玉屏》《三滴血》《摘仙楼》《韩宝英》等秦腔著名传统剧目。

殷守中,1923年生于陕西省乾县。秦腔名老艺人,工花脸。1938年进晓钟社学艺,1952年任永寿县剧团团长,1957年到咸阳地区人民剧团。他曾学习京剧名家裘盛戎及晋剧花脸唱法,唱腔慷慨激昂,颇有气势;表演庄重威严,功架很好。

      董化清,1915年生(又说生于1918年,1990年12月25日去世),祖籍河南洛阳。自幼在蒲城等地学戏,后到西安三意社,1956年到白水县剧团。秦腔名老艺人,工青衣。他很注意舞台艺术的综合性,他的扮相清俊,唱做均见功夫。他的嗓子音量不大,但音色比较好,熟悉秦腔旦角的传统唱腔,在钻研李正敏的演唱艺术上下了很深的功夫。下面是他演唱的《三上轿》选段。

      阎更平(1918—1982)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长安曹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他十四岁时入甘肃平凉平乐社第二期学艺。因智慧聪敏,学戏刻苦,很快成为该社台柱,十六岁就主演了《全家福》、《八件衣》、《卖画劈门》、《大回荆州》、《五子夺魁》等戏,一年后又演出了文武并重的折子戏《临潼山》,名声大噪。民国二十四年,随剧社赴郑州演出,亦得“才华出众”之誉。民国二十七年,返回平凉,民国三十年,离开平乐社,赴西安等地搭班演出。1952年受聘于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演员。

      阎更平戏路宽广,文武不挡,唱做俱佳,黑须白髯,各自传神。他的唱腔,刚直苍劲,豪迈有力,抑扬顿挫,运转自如,形成了独特的苍重纯厚、刚毅豪放风格,为广大同行所称道。他会戏一百余出,传统戏和现代戏全能。他的拿手戏为《祭灵》、《临潼山》。前者挂白须,着白袍,头扎白绒球,手挽白孝绸,台步苍老,全身颤抖,须、袍、球,绸颤舞的节奏,浑然一体。后者挂黑髯,扎大靠,戴头盔,蹬厚底靴,身架刚劲,慷慨悲壮,特别是翻“硬折子”、走“飞脚”、劈“双叉”等特技,做得干净利落,熟练自如。该剧是以唱功见长的靠架戏,秦腔界能演者甚少,可他演此戏已早负盛名。

      阎更平为人谦虚,向不以名家自居,善于博采众长。为了掌握帽翅技巧,他特意把山西阎逢春请到家中传艺,脖子练肿了,头练昏了,从不叫苦。《徐策跑城》经周信芳指导,再度上演,台步有力,髯口传神,水袖潇洒,身段多姿,观众赞叹不已。他年逾花甲,已经退休后,亦不忘求艺。山西省晋城蒲剧团来陕公演,一名三十多岁的演员演出“麒”派名剧,他十分赞赏,场场观看,象小学生似的让人家给他说戏,并请到家中热情相待,白天学,晚上练,夜晚睡在床上还在脚手不停地复习,逗得家里人格格发笑。更平还乐于授徒,贠宗汉、焦晓春、白贵平等须生名家,都是他亲授的高才生。六十四岁病逝于西安。

    余巧云(1932年3月—2019年6月19日),原名余葆贞、余宝珍,满族,西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6月19日,余巧云因病在渭南去世,享年88岁。

   余巧云是继孟遏云,杨金凤之后,秦腔坤伶艺术的又一个高峰。她和李爱云,宏秀云,苏蕊娥,赵桂兰,李夕岚等人的崛起,标志着秦腔坤伶声腔艺术的全面成熟。

    余巧云的做工细腻自然,能够化程式于自然之中,没有丝毫的做作。余巧云的音色有一种奶声奶气味,她的唱腔迂回缠绵,一唱三叹,讲究气息的把握,特别是小腔的处理很有特色,因为以“巧”取胜,故取艺名“巧云”。余巧云的喷口好,道白在生活化和韵律的把握很有分寸,一些不合韵辙的唱腔,处理得很别致。另余巧云的哭情戏造诣最高,40年代即有“秦腔皇后”之誉。

余巧云开了秦腔缠绵风气之先,直至今日,几乎成了秦腔旦角艺术的主流。余巧云戏路宽,正旦、花旦、小旦皆能,演出的剧目繁多,代表作有《铡美案》《五典坡》《乾坤带》《白玉佃》《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汾河湾》《贩马记》《三上轿》《黑叮本》《藏舟》《双下跪》《安安送米》等戏,70多岁仍能登台,而且音色表演不走样,实在难得。

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