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影会”:中国当代摄影史,绕不开的一个路标

发布时间:2024-04-12 10:23:54

选自:映画廊(ID:intergallery798)
“总算活过来了,‘黑’的画家,白了一头青丝,掉了一口白牙。”
这是1979年在中山公园举办的“自然·社会·人”影展上,李江树拍摄画家石鲁肖像下面赵介轩(小芹)所配的短诗。一句“总算活过来了”,在历经苦难人们心中掀起波澜。
诗写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四月赋予大自然复苏与更生,四十年前的春天诞生了“四月影会”,那些参与者们,现在或花甲、或古稀,有的人甚至像一幅褪色的照片,留下的只是模糊的记忆。

1979年,四月影会第一回部分参展者。右起:王志平、任国恩、刘建华、李晓斌、王苗、李文政、赵介轩、胡征、王立平、何伴伴、金伯宏、李英杰、吴大轸、黄云生
“四月影会”是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符号,是中国摄影发展绕不开的一个路标,它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生下来以前的事,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
如果要理解摄影的本质、摄影与社会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摄影发展的脉络、中国人对摄影渐进的认知过程,对“四月影会”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
此次“两个四月——四月影会四十周年纪念展”(注:指2019年展览)以考古般的精神复原了四十年前“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的样貌,是纪念,也是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一份详实的资料。
应该说1979年由一些热爱摄影的青年自发集合而成的“四月影会”及其举办的“自然·社会·人”影展是中国当代摄影的起始点,而在那之前,1976年的“四五”摄影更像是中国当代摄影一段振奋人心的前奏。

四月影会首次活动《自然·社会·人》,1979年
可以说,中国当代摄影是在没有启蒙、没有预设、没有明确一致思想,被突然而至的政治风暴裹挟进那个四月序曲之中。
之后“四月影会”主办“自然·社会·人”第一回艺术摄影展那个著名的前言,以叛逆的姿态发出呐喊,在历史环境局限之中阐释了对艺术、对摄影的理解,展览中既有王志平等人探索摄影形式构图与造型、突出个人情趣或审美技巧作品,也有金伯宏、李晓斌、王苗、李江树等人对社会常态的纪录性作品。
今天“四月影会” 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它最大的价值和让我们值得纪念的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四月影会”群体对以往极左形态的叛逆、背离,王志平在展览前言里写下“摄影艺术的美,存在于自然的韵律之中,存在于社会的真实之中,存在于人的情趣之中,而往往并不一定存在于‘重大题材’或‘长官意识’里。”让人振聋发聩。
他们旗帜鲜明地以民间的身份筹办属于自己的影展。以现代的标准去衡量,“四月影会”精神也正契合了当代艺术理念。就像当时观众的留言:“我看到了摄影艺术的春天”、“从这个绝美的影展我闻到新的气息、这是时代的气息”。是的,中国摄影不仅像石鲁一样“活过来了”,它也在我们今天纪念四十年前的那个四月里获得涅槃。

1979年“四月影会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现场回顾”

从这个绝美的影展
我闻到新的气息、这是时代的气息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  李英杰/摄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的观众  李晓斌/摄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场地 李英杰/摄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场地 李晓斌/摄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的观众  李晓斌/摄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第一回展的观众  李晓斌/摄

在东四三条王志平家评选照片  李英杰/摄

1979年“四月影会”

“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参展作品选登

摄影艺术的美,
存在于社会的真实之中。

摄影作品配诗为赵介轩(小芹)、叶文福等人当年所写

 《笼里笼外》  王苗/摄

我很自由,

你们也很自由,

到底谁在笼里,

谁在笼外?

——叶文福

《画家石鲁》  李江树/摄

总算活过来了,

“黑”的画家,

白了一头青丝,

掉了一口白牙。

——小芹

《回音壁》  金伯宏/摄

“听见了吗?”

“听见了。”

“听见了什么?”

“没听清。”

——小芹

《抱佛脚》  李英杰/摄

爬到矮佛的身上,

伸开双臂使劲地拥抱

——一双光滑而粗壮的大佛脚。

据说:

如此之后,

将有福至,

不亚于拍马之功效。

切不要以为这只是人间的哲理,

你看:

神仙脚下也踏着慈善的弱小。

——叶文福

《旋律》 王立平/摄

你带我走向寂寞,

你带我走出寂寞。

——小芹

《迷蒙》  赵介轩/摄

是否我们素味平生,

形象也在视觉中迷蒙?

小心回避,

你的眼睛,

溪流的澄澈将照出韶华的旧影。

——小芹

《风烛残年》  王志平/摄

《银甲勇士》  吕小中/摄

《山雾银蛇》  任国恩/摄

《残局》  李晓斌/摄

《雪里送炭》  张炬/摄

《十里长亭》  凌飞/摄

《市井》  胡献军/摄

《自嘲》  李恬/摄

《早潮》  池小宁/摄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仍虚心》  刘世昭/摄

重磅图书

《四月影会》(简体字版,全3册)

四月影会(简体字版,全3册)
第一册:现场 / 第二册:档案 / 第三册:观点
主编:徐勇 
出版社:Hong Kong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7

“四月影会”四十余年来,并未得到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梳理;意义与价值,也迄今未得到艺术界的充分重视,展开讨论,予以明确。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相关资料难以寻觅。

这部文献是对四月影会活动的全面回顾与深入讨论,填补了中国艺术史的一段空白。内容包括首次公布的展览作品文献与档案、当时文化艺术界对展览的报道与评论、对四月影会主要成员及相关者的访谈等。

第一册「现场」,为展览现场图片与当时资料的影印件。第一回展的时间点和作品呈现,不仅在创作意识上对宣传图像形式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更是回过头,跨越数十年对民国摄影艺术的伸手接续,显示了策划者和参与者对艺术现代性的自觉诉求。
第二册「档案」是一份基本完整的第一回展作品现场摄影记录,用35毫米底片直接影印贴在稿纸上。档案照片是作为官方的中国摄影学会派人拍摄的,四十馀年的稿纸颜色呈黄。这份档案十分重要,可以弥补当事人的记忆损失,纠正以往有关第一回展作者与作品数量统计的误差。
第三册「观点」根据四月影会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的现场发言,以及会前会后对当年相关人员採访的录音录影档整理。研讨会还邀请到当时官方摄影体制内的有关成员,《今天》诗刊、无名画会、星星画会成员,当代艺术学者、摄影学者等共聚一堂。
四月影会(简体字版,全3册)
第一册:现场 / 第二册:档案 / 第三册:观点
主编:徐勇 
出版社:Hong Kong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7
尺寸:263 x 185 x 80 mm ,
页数:916页 
ISBN : 978-988-237-229-0
折后价:450元
扫码加微信即可购买

1.添加微信(昵称“西渐”)后,请说明购买《四月影会》

2.支付450元后,请提供收件人、地址、电话

最新出版的《四月影会》(三册套),内容包括首次公布的展览作品文献与文档、当时文化艺术界对展览的报导与评论、四月影会主要成员及相关人士的访谈,是有关四月影会最齐备的资料汇集。
除了以上这部权威的《四月影会》(三册套)外,还有另外两本关于“四月影会”的精品图书,欢迎大家选购: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同年:纪念四月影会30年邀请展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永远的四月
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
加入摄影圣典读者群
摄影业界动态,最新摄影书讯

进群请扫码,备注“读者群”

 

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