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猛才是东北的文化,女人归来便觉自由
发布时间:2025-01-28 20:51:35
❄️生猛才是东北的文化,女人归来便觉自由
我在东北出生,奶奶家在呼兰农村,后来搬到哈尔滨,我跟随父亲在大庆长大。十八岁时离家南下上大学,内心总想逃离这片文化沙漠,但每次回家,总觉得这片土地让我眷恋。外面寒风刺骨,屋里却热闹温暖,活雷锋般的亲戚朋友,个个大嗓门。听他们放肆大笑,灯下,扎实的饭菜,飘起的白气也分外婀娜。
作为女性,东北给的自由是辽阔的。我从来不认同淑女教育,也没有偶像包袱。少时的我,上天入地,妄想一切,胳膊玩脱臼两次,找老中医安回去。暑天,骑车绕半个小城,太热就直接跳到公园湖里。女孩们最常听到的就是:“你要学会反抗和保护自己。”我反抗最猛的一次,头上缝了六针还是八针,已经忘了。粗枝大叶的我,过不了金枝玉叶的日子。我对自己的认同,更像一只雌性小兽,而不是女人。
在东北,没人会评价我的吃相,让我吃肉羞耻。东北家长不会以瘦为美,甚至觉得壮实点儿好。我在家经常被人说“太瘦”,被怀疑是南方人。东北人眼中的“标准美女”是马苏,而宋佳、李冰冰、张天爱,会被怀疑是南北混血。高中时一米六五的我,在文科班的队伍里实在太矮,一直站在第二三排,但已经习得一套熟练的反凝视:你瞎瞅什么瞅?
我很少见到家庭主妇。东北的女人勤劳能干,因为暴风雪无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懒人穷人。加上有国企和党员的加持,女性劳动意识极强。独生子女政策普及,多数女孩会被父母送出去深造,能飞多高飞多高。女儿一样是要继承家业的长公主,驾照是必需品,一台能在雪地里驰骋的越野车是她刚工作时会收到的礼物。
在东北,没文化反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我学到的都是爱国、敬业、求实、奉献,这种现代工人文化,思想又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充满了平等、开放与博爱。我的脑袋里几乎没有传统观念,天生能辨别那些陈腐的东西,几乎生活在儒家文化圈话语体系之外。
东北删繁就简,没有过去,才最容易拥有未来。许多人推崇的传统文化中常夹杂着糟粕,什么三从四德、宗族意识,东北不信那个,东北只信活着,什么东西让我生存,我信什么——土地、大米、暖气、羽绒服,而不是领袖、父亲或传统,信一切让人顺从的东西,就这么生猛,东北的文化是生猛。
新的一年,祝我们发扬以存在主义为核心的东北实在主义,除了强调个人选择,在虚无中创造,还要融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说实在话,做实在人,少装X,少犯蠢,少装聪明,少好为人师,“四少两实”路线做人。
#东北#薯光伴你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