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他将古建筑“穿墙透壁”,证明那些被遗忘的中国审美!

发布时间:2024-05-16 10:20:10

世界级大作家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读懂了建筑,也就读懂了历史。
尤其是在有着悠久历史创造出灿烂文化的中国,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座传世宫殿、陵墓、庙宇、园林,一一展现出历史发展脉络与地方特色。
北京紫禁城角楼
北京国子监辟雍
但如今城市里的建筑逐渐西化,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都变得大同小异,渐渐看不到本土文化的影子。
面对如此窘境,一位叫李乾朗的古建筑学者站了出来。
他“跑遍大半个中国,画下各种各样的古建筑,就是为了证明,中国的审美,不是没有,只是被遗忘了!”
江苏苏州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
20年走遍大半个中国徒手画出51座古建筑
“这么伟大的古建筑,我总觉得不能独享,不如画给你们看”。
在这份动力的驱使下,20多年来李乾朗走遍大半个中国,徒手绘出51座古建图。
20世纪60年代初,还在读中学的李乾朗跟随老师,参观了国内最大的私人园邸——林家花园,园中荒芜破败的景象令他感触至深。
因早学绘画又对古迹充满向往,所以在读大学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十分冷门的建筑与都市设计学系。
在求学过程中受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卢毓骏启蒙,对古建筑产生极大兴趣。
紫霄宫配置鸟瞰图
当读到梁思成、刘致平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论文,大为感动,觉得自己应向前辈学习,展现古建之奇妙。
1988年他开始来到大陆,走访书中所载的古建筑,并将其一一画了出来。
基于建筑专业训练,他从空间配置与结构处入手,以剖面、掀顶及鸟瞰等透视角度手绘经典古建。
把建筑分解成块状组合,从中拿出一块或几块着力表现,让观者一眼就能看出结构层次。
北京紫禁城三大殿
对于这种表达形式他动情说道:
“我觉得让中国人能够了解中国建筑,那是梁先生一辈子的心愿。我当然不如他,但是因为我擅长于画图,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我怎么样让这一个建筑物,能够让每一个人像一只蝴蝶或一只鸟一样在里面翱翔。”
安徽皖南民居
福建永安安贞堡
每当在现场绘制心仪已久的建筑,他都觉得是人生至高享受,仿佛与其进行了一场古今对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一幅幅惊人之作,即使只观看画面,也让人感受到“穿墙透壁”般的空间美感与内外玄机。
北京八达岭长城敌台
不一样的视角展现传统建筑结构之美
古建之美,美于结构。
“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这样直通自然的美,让全世界为之惊艳!
从底层台基到高处屋顶,这些精于心走于形的复杂结构,皆被李乾朗详尽描绘。
 斗拱之奇妙 
说到中国古建筑,拱托着斗,斗托着拱,层层叠叠,起遮光挡雨作用的“斗拱”,是怎么也绕不过的美学构件。
种类之繁多、构造之美,连建筑女神林徽因都赞叹“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
对于这种由数百个小构件组合在一起的榫卯之美,李乾朗用分解图做出解释。
一组斗拱,实际上可看到“斗、拱、昂、枋”,至少四种分件。
“斗”有大小之分,“拱”有长短之分,“昂”有真假之别,“枋”有长短粗细之区隔,虽然拼接繁复却很牢固。
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应县木塔,不用一颗铁钉和螺丝,采用50多种斗拱组合而成,经历40多次余震、200多次枪击炮轰,仍屹立不倒。
 屋顶之多变 
建筑使用如此多与复杂的斗拱,目的就是要撑起大大的屋顶。
古人最初建屋顶就是为了遮风挡雨,但随着朝代的建立与文化知识的形成,渐渐有了更多外在意义后,外观造型也纷繁复杂起来。
延庆寺大殿
从汉发展到明清时期,屋顶形式已发展成熟,根据伦理等级划分出的:五脊庑殿(多用于重要的宫殿)、九脊歇山顶(多用于园林、坛庙)、悬山顶(多用于民居)等样式。
它们可以互相混合发展,重叠成多层重檐、加腰檐或披檐。
 装饰之精美 
匠心独运的装饰手法,锻造出中国古建筑富有特征的外观。
屋顶上的走兽、麟虫,台基栏杆上的浮雕,木柱、门窗上的花纹,这些让建筑多了一份艺术性的装饰纹样,被李乾朗精准捕捉到。
在描绘一座座大型建筑体之时,同时不忘进行细节描绘。
晋祠圣母殿以凤凰为主题的宝座及屏风、唐大明宫麟德殿鸱鸟尾、金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龙,都被清晰展示出来。
是建筑更是生活与文化的表达
中国古建数量之多,世界闻名,单山西一省就有28027处。
“年代古老且稀少,具代表性,并能反映审美及建筑智慧者”,成了李乾朗51座手绘建筑的评选标准。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佛光寺、南禅寺,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孤例般的角色;嵩岳寺塔、苏州城盘门,建筑构造及技术极为艰难罕见碧云寺、喇叭塔则融合着外来文化。
在李乾朗的解读下,建筑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屋宇,更表达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木,生于野,安于室。
秉承温润之心,与自然相处的国人大多因地制宜,选择木材作为安身立命的场所
山东曲阜孔庙奎文阁
位于山西太原城西南方的晋祠圣母殿,是现存北宋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园中水道纵横,古木参天,深得曲径通幽之趣。
这种讲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取材、布局,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不谋而合。
影响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尊卑秩序,同样也体现在了建筑之中。
北京四合院是反映中国传统等级制度,最常见的民居形式,正方居中供全家地位最高的人居住,厢房分列左右,以东为尊由长子居住,其余按照辈分排位。
边画边写,他渐渐体会到天南地北的古建筑,最终呈现的是中国文化敬天与顺乎自然的思想,不过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工匠之手以建筑载道。
福建省连城县云龙桥
就像梁思成先生在《大拙至美》中所讲,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阴,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
看着这些多种设计式样的古建,再回头看我们渐渐失去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令人感慨万千!
微信来源:苏唐诗古建筑视界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注:本文摘自《巨匠神工:透视中国经典古建筑》,李乾朗著,台湾远流出版社。

原价980元。现特惠260元。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拥有

— END 

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