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保护好孩子们自身的特质、天性,比如好奇心、看待世界的独特见解和视角。创新人才不是按照一个模子能够培养出来的。
具体来说,我建议,平台审核方面首先要加强对自媒体信息发布的审核,最好进行分类分层的专业化审核。二是要畅通投诉渠道、建立投诉机制,让大众在发现不实信息时能第一时间投诉、督促纠正,使一些错误、不良信息的传播得到及时遏制。三是要加大对自媒体不良信息传播造成的后果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违纪成本。
此外,“双减”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条低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路径,是很多中小学关心的问题。对此,刘希娅分享了谢家湾学校的发展经验,并表示优秀的教师队伍、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安排,以及好的学校生活体验是关键。
现行的生师比,小学阶段普遍是20:1,初中大概是13.5:1。这样的标准已不太适应当前新课程要求的落地。新课程对学科、对跨学科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学科实践等,都需要老师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方式,能有更多时间全方位接触学生,跟学生深度交互,因而原有师资配置需要改变。
一是教师队伍打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对于教师的入口关有着较大的用人自主权。在挑选教师时,我们看专业知识,更看其教育情怀以及其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法中间能否很好地融会贯通,包括能否去尊重孩子的个性、挖掘孩子的潜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也因此储备了一支非常优秀的教师队伍。
所以,针对我在调研中发现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责任分担不明晰、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问题,今年两会我提出了三条建议: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分担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监管;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校医社”联动服务机制。
我曾经提过一个建议,就是在社区建立青少儿心理健康保健室,融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为一体,基于孩子的需要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影响,而不单是按照医学心理学给药,或者生物心理学从器质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也能避免教育心理学在医药方面的缺失。
首先,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放在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的教育,包括进行干预、治疗。我认为这太晚了,我们应该从现有的“马后炮式”的心理干预,转为前置的预防性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心理能力的培育,这可能比后期干预更为重要。
所以,我建议建立对违背招生制度现象的全民督导机制,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制度专项督查,加大对违规招生相关责任主体的惩处力度。
三是重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体验。我们一直认为,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在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孩子一定是因为在学校的生活体验非常好,才会因为爱上学校生活,从而更加爱在学校里学习。
因此,谢家湾学校非常注重孩子的学校学习生活体验。学校几乎每个地方都能上网、都有学习资源包,以便学生可以获取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交到朋友,甚至发布自己的个性化见闻。学校也有非常多的各类书籍,方便学生阅读。
这几年,我深入到不同地区、学校去做一线调研,并基于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制度的情况,提出了有关规范校外培训、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课程方案修订等方面的建议。由于这些建议有着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很多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吸纳。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关乎孩子的事,全社会和相关部门都特别重视。
心理健康领域有句话叫“一吨的治疗不如一克的预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尽量不让孩子抑郁,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去治疗。因此,我觉得高校心理教师培养的重心,应该从重后期干预转到重前期预防。
我们冷静想一想,古今中外出现的那么多创新拔尖人才,是不是先选出来,再搁一个筐里按照一定的路线培养出来的?其实不是,而是这部分人拥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并有着对大自然、对社会的强烈好奇心,且能在自己参与世界发展时贡献自己的观点、创意。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理想,或者因为对某个领域的狂热,可以不怕辛苦,穷其一生去追求。
刘希娅:我一直都特别关注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教师法已经多年未改,其中有很多的条款已经不太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涉及教师的入口机制、生师比、教师岗位津贴标准以及教师退出机制等内容。
宁夏3d今年两会期间,澎湃新闻就备受社会关注的教师法修订、教育类自媒体监管、中小学招生中“掐尖”乱象监管、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等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
对于社会关注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刘希娅结合自己的调研指出,家、校、社、医各方做好前期预防,比出现心理问题后进行干预治疗更重要。
目前,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上确实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创新人才选拔的观念存在误区,有些选拔过程实际是进行暗地里的掐尖;培养上有些扭曲、变形,比如以单独编班为主的创新人才集中培养模式不科学;同时,对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机制也不完善。
同时,针对中小学违规“掐尖”招生等现象,以及以“掐尖”招生的方式选拔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现象,刘希娅认为,应该完善相关招生政策并督促政策执行落实,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管惩处力度。
我考虑的另一问题是,现在市场上大量涌现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入行条件标准与退出管理机制是什么?包括他们的问责、培训等,谁来把关?水平不高、不符合标准的心理咨询师,会不会让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我建议完善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违规掐尖、超前超纲学习等不科学现象加强监管;减少以培养创新人才名义单独编班的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刘希娅:现在有些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让大家比较担忧。当前,孩子有抑郁情绪的比例有升高趋势,甚至有些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
现在自媒体炒作不实消息被发现后,往往只会被删除不实信息或批评教育,违规违纪成本太低,他们可能会换个账号再发出来。如果像处罚环保一样,罚一次让其终身不敢再去犯,我想效果会比较好。
澎湃新闻:当前部分自媒体通过发布“升学包过班”“学校排行榜”等缺乏事实根据的内容刻意渲染教育竞争情绪,增加家长焦虑。请问您就加强对教育相关自媒体的监管,有哪些具体看法?
其实,近20年谢家湾学校始终坚持的是,只要对孩子们好的、真正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主动积极自信发展的,我们就坚持去做。
关于教师法修订,我还提出教师的岗位津贴应调整。教师教龄津贴等,仍是20年前的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我还提出,教师严重违反师德师风,或是从事有偿校外培训的,应该辅以相应的一些问责机制,甚至实行退出机制。
澎湃新闻:针对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重、素质教育推进难等问题,谢家湾学校探索出了一条低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路径。请问,为此谢家湾学校做了哪些探索与努力?有哪些好的成果和经验?
同时,作为课改实验学校,我们在课改探索中,生师比基本上维持在13:1,大量的教师都是单班教学,老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跟学生接触,并从多维度去了解学生需求和一些个性化的问题。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我不太赞成按照能够超前学多少知识的方式来挑选出来,然后进行集中培养。因为这是对创新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误解。
澎湃新闻: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您长期关注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等领域。请问您近年来提交的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如何?这些议案建议哪些已经被采纳落实?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些经历让我在履职时感到更加有底气,也更加有责任感,同时也让我现在在提出建议时更加谨慎、更加有敬畏感。从我自己身上,我能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带来的生产力。这种能够去参与、去见证的感受,让我感到自豪和幸福。
刘希娅:我们现在整个招生制度设计是相对合理的,但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在有的地区有些变样、变形。有些家长或学校会钻空子,一些家长会带着侥幸心理,希望赢在操作流程的快捷通道上;一些学校违规“掐尖”招生。
在刘希娅看来,新的人口变化趋势下,教师法修订应考虑调整中小学生师比,以便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推动中小学教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
澎湃新闻:听说您在调研中发现,小升初、初升高招录过程中,违规“掐尖”等招生乱象仍然存在。在您看来,违规掐尖等招生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去解决?
澎湃新闻: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根据您的调查,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针对部分自媒体通过发布“升学包过班”等缺乏事实根据的内容,增加家长焦虑的问题,刘希娅建议加强对教育类自媒体的监管,提高其违规成本。
但现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干预,很多是到医院或心理诊所去治疗。而现有医院很多将心理健康问题放在了精神卫生的大序列里,这导致很多家长、孩子认为,治疗心理健康问题,是跟治精神病一样的,这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心理恐惧,也给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带来了一些干扰。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倡导每个孩子都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同时让老师尽可能去追求“不辜负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所有孩子都能找到自我。所以,我们的学生自信阳光,小胖墩、小眼镜都相对比较少,成绩也非常好。学业质量监测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学业成绩A以上的能达到95%以上。
澎湃新闻:听说今年两会您针对教师法修订,从教师义务、待遇、退出机制,以及“有偿补课”的界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请问您提出这些修订建议主要是出于哪些考虑?
刘希娅: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感觉很幸运、很自豪。这个身份为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不仅能去关注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学校的老师、孩子;而且也可以从更广的领域去关注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的履职可能会影响到国家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国家、民族的发展。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二是课程打造。国家课程和课标都是一样的,但它落实到每所学校、每堂课时,需要教师去二次创作,乃至去与学生深度对接交流。谢家湾学校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融合,把三级课程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小梅花课程”。所谓“小梅花课程”,就是将国家课程高质量分层分类并精准对接每个孩子需求,落地转化后形成的一个课程形态。所以,“小梅花课程”是错时错峰、长短课结合的。我们有200余个社团活动和500余个学科的、跨学科的专题活动。同时,我们还能够通过动态走班,满足不同孩子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需要、节奏,甚至不同的方法和内容。
如果我们现在要把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单独选出来培养,选拔标准是什么?我调研中发现,很多时候的选拔标准是学过奥数或者超前超纲学习,甚至小学就把初高中的数学都学完了。但这是否科学、能不能有利于我们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能不能为我们需要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都是值得大家去论证的。
另外,在教育进入追求优质均衡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老师在尽力备好课、上好课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这很重要。如果每位老师要面对和管理的孩子太多,就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所以我建议将小学的生师比调到13:1,让小学教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同时,调整生师比也有利于缓解大班额问题,减轻教师负担。
刘希娅:我注意到现在的教育焦虑中,有一部分源起于教育类自媒体的炒作。特别是有些自媒体发布的信息不实,加重了教育“内卷”,且偏离了合法合规发表言论的范畴,甚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面对一些教育类自媒体对正常教育环境带来的干扰,我建议加强对教育类自媒体的规范和管理,希望社会各方能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协同一致进行治理。
在完善招生制度的同时,希望能在政策落地过程中确保不走样、不变形、不留特殊领地,促进大家形成更好的规则意识,帮助大家回归理性。
刘希娅:谢家湾学校这些年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学校用大半天的时间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用小半天的时间进行社团和专题活动,孩子们早上9点上课,每天运动2小时、睡眠10小时,成绩还那么好?那么多课程怎么办?孩子们的成绩怎么上得来?家长们有没有意见?
这更多是一个教育价值取向不端正的问题,是把局部利益看得太重,或者说把急功近利放在了第一位。这有可能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311.97MB
查看377.77MB
查看91.4MB
查看199.71MB
查看154.73MB
查看440.51MB
查看325.23MB
查看608.25MB
查看704.31MB
查看542.19MB
查看139.17MB
查看836.41MB
查看363.94MB
查看821.30MB
查看463.48MB
查看285.99MB
查看127.92MB
查看590.49MB
查看702.56MB
查看433.14MB
查看798.92MB
查看383.72MB
查看744.96MB
查看423.52MB
查看110.96MB
查看382.14MB
查看302.17MB
查看507.16MB
查看839.73MB
查看771.89MB
查看116.28MB
查看316.96MB
查看942.54MB
查看235.54MB
查看349.33MB
查看795.68MB
查看672.79MB
查看274.79MB
查看641.22MB
查看126.64MB
查看731.25MB
查看925.62MB
查看112.79MB
查看181.45MB
查看944.35MB
查看491.44MB
查看224.80MB
查看191.27MB
查看967.22MB
查看759.60MB
查看937.67MB
查看547.69MB
查看843.74MB
查看770.28MB
查看158.96MB
查看841.97MB
查看122.89MB
查看212.27MB
查看848.35MB
查看672.72MB
查看319.71MB
查看766.21MB
查看250.88MB
查看843.45MB
查看584.86MB
查看559.12MB
查看154.62MB
查看590.85MB
查看343.65MB
查看106.33MB
查看952.34MB
查看550.39MB
查看367.21MB
查看958.83MB
查看966.24MB
查看543.82MB
查看254.30MB
查看522.27MB
查看721.93MB
查看237.27MB
查看797.88MB
查看594.56MB
查看953.12MB
查看973.61MB
查看518.51MB
查看585.30MB
查看980.50MB
查看555.11MB
查看576.36MB
查看841.28MB
查看148.35MB
查看497.15MB
查看823.90MB
查看446.43MB
查看918.74MB
查看994.37MB
查看956.34MB
查看990.31MB
查看641.52MB
查看589.19MB
查看158.51MB
查看638.70MB
查看688.93MB
查看836.53MB
查看
979同江la
台达于NVIDIA GTC 展示🕚
2025-07-05 17:48:13 推荐
211188****3259
周永康令计划之后,又有人因“秘密文件”被查🕞
2025-07-04 11:53:58 不推荐
445152****7392
联合国报告称美国有4000万人贫困 美主持人凌乱了🕢
2025-07-05 05:32:04 推荐
72坦克踢球
这是北京高温下的三里屯🕥
2025-07-04 11:12:34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