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摄影学院毕业设计答辩——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电视摄影方向
发布时间:2024-04-29 00:49:15
01
南传视觉:
邢江:
电视摄影方向毕业创作可以选择拍摄纪录片或剧情片,独立完成或成组完成,担任职责可以是摄影、导演、后期剪辑或全部,2020级完成了84组剧情短片或纪录短片。从教师的角度,我们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通过毕业创作环节检验大学学习所得,巩固课堂和实践教学知识,能够有所收获,哪怕是在最终作品呈现上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但对于各位同学和指导教师来说都是特别的,都是宝贵的和值得纪念的。我更希望电视摄影方向的同学在今后学习中能够有对宽广的视野,而不是把创作主题局限在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心思,更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多做社会调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我想无论剧情片和纪录片,在主题选择、场景选择、表现手法选择上都是基于此的。这样,在校期间就要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多思考如何去社会调查、如何去认识我们所处的新时代。
02
南传视觉:
杨智:
剧情片对于同学来说更容易,它可以杜撰,可以临时发挥,补充题材。纪录片不是这样,纪录片不同于剧情片的特点之一,是它必须客观真实,而且还要有真情融入。不过从学习知识和专业实践角度来说,我更建议大家选择摄制纪录片。对同学们来说,能拍好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拍好剧情片,尽管真正好的剧情片的拍摄是不容易的,从视听语言及艺术呈现两方面来讲,在学习阶段拍摄纪录片与拍摄剧情况没有质的差别。相对来说,拍摄纪录片更为合适。因为纪录片必须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容易提升成片质量,丰富哲理内涵,增加作品厚度。还有一点,同学们毕业后是要进入社会的,纪录片的拍摄,是一种提前融入社会,这也是同学们应思考的问题。
03
南传视觉:
徐晨:
我们组里刘晓寒的《结石榴的石榴树》。我们鼓励同学们拍纪录片“小切口大情怀”。她的毕设从自身出发展现父女情,从熟悉的领域着手完成叙事,展现了亲情这一普世情感是我们所倡导的。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说,她的片子能从亲情角度让观者产生共情。毕设作品中能做到有亮点、充分表达类似普世的情感很不错。
记得开题答辩的时候,晓寒送了我本书叫《结石榴的石榴树》,是她的父亲在她15岁时每周给她写的一封信的合集,她的小名叫石榴。书翻开扉页写了一句话:“如果一棵石榴树一辈子只开一次花,你怎么能不珍惜?”这是满满的父爱体现。当时晓寒说爸爸送了她本书,毕业她要把书做成片子送给她的爸爸,我也很感动,所以我觉得选题可以。
第一次看她初稿的时候我跟她说“晓寒,你做到了。你依然保持你的风格,情感真挚,你的情感打动我了。”刘晓寒和她父亲的互动,是最真挚亲情的体现。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毕设还是对父亲的回馈感恩,我们希望同学们学专业更要学做人要懂得敬畏生活学会感恩。纪录片它的魅力就在于用真实的人和事去引导社会共情,引发有关真善美的共情体验,通过真善美的共情体验引导社会正能量传播。
04
南传视觉:
崔耀中:
我们做的毕业设计是剧情片或者是纪录片,都是动态的影像,它对拍摄的内容和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一个是拍摄技术的呈现,一个是影像内容的呈现。
首先是技术方面,我认为电摄的学生在其毕业设计中的画面呈现和拍摄上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其次,在内容方面,像剧情片,会更注重故事内核、整个故事架构以及故事的叙事节奏;纪录片就会更注重影片有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我们的毕业论文,论文的撰写应围绕毕业设计来的,也叫毕业创作报告。它可能是你从创作初期一直到最后的心路历程,前期选题为什么这么选?中期拍摄做了哪些事情?后期又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面临了哪些挑战?又是怎样去解决的?以上都是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
南传视觉:
崔耀中:
方向班的种类比较多,涵盖了影视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包括短视频、广告、剧情片、纪录片,以及最近这几年比较火的AI、跨媒体的形式。但我们的初衷并不是强制学生去做哪个方面,而是更多地在于学生的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学生要按照兴趣所在去选择学什么方向班,方向班也只是我们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找到你所感兴趣的方向班即可。
05
南传视觉:
李海霞:
我带学生金世君, 金同学今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他的论文从内容到格式,再到他的片子都非常有质量。他的论文格式都是我们认可的模板,他的片子从剧本拍摄剪辑全是自己做的,学生的这种能力我们非常喜欢,将来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到底还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止只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南传视觉:
这次答辩您会比较注重哪一些地方?
李冠男:
我会比较关注他们这个影像本身的一个质量。因为作为一个本科毕业作品,他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这个影片是不是符合我们影视工业的制作?这也是方便于他们以后去进入影视行业。
杨智:
我会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形式上的拍摄手法,一是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但是我更看重的是这个片子的主题及其内涵,立意能不能够抓住观众。在抓住观众的过程当中,要有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哲理性。很多微电影大赛最终评定的一等奖,不仅仅在于片子的手法及艺术张力,而且更看重的是整个片子的主题及深内涵。
李海霞:
第一个是答辩作品每一个同学的参与度。第二个就是除了他们的毕设以外,他们自己对于本科毕业创作报告的撰写的一些内容的深度,包括一些格式和一些撰写的方法,因为这些本身就是我们专业学生比较欠缺的文字写作能力,所以在这方面我会更注重一点。
编辑:高子煖 李蹊
图片:李建星
采访:李 蹊
责编:王星怡
主编:陈小波 徐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