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Helga Paris
发布时间:2024-04-16 17:44:52
“
我总是被日常的,不起眼的事物所吸引。但我没有临床式的、无菌地去拍摄她们;相反,我尽可能地还原真实,还原幽魂般难以忘怀的感受。这意味着当我拍摄工厂里的女工或街上的行人时,我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信任,让他们能够以一定程度的自信与我的目光相遇。每张面孔都是一种体验,尤其是那些平凡的、缺乏吸引力的面孔,意外地在照片中获得了惊人的美感
”
海尔格·帕里斯(Helga Paris)(1938.5.21-2024.2.5)是一位德国的摄影师,以拍摄东德的日常生活闻名。1938年,帕里斯出生于德国北部的一个小镇Gollnow(现属波兰)。二战结束后,帕里斯全家搬到了其母亲的出生地Zossen,柏林南部的小镇。帕里斯在这里接触到了摄影。1950年代中期帕里斯前往柏林学习服装设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平面摄影师。1967年,帕里斯开始自学摄影。70年代中期后,帕里斯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拍摄了《柏林酒吧》(1975)、《柏林青年》(1981-1982)、《工厂女工》(1984)等系列。2024年2月5日,帕里斯在柏林的公寓里去世,享年85岁。
下文选译自《HELGA PARIS: PHOTOGRAPHY》前言部分。
有人说,1980年代柏林普伦茨劳贝格(Prenzlauer Berg)街区酒吧的酒保曾问他,谁是这个城市最有名的摄影师。酒保们毫不迟疑地提供了自己的答案
“海尔格·帕里斯(Helga Paris)”
真相浮出水面,1974年,帕里斯曾拍摄过那坐在吧台后的垃圾工人。
尽管如此,即使是没有参与拍摄的对象作证,这一评价也在当时广为流传。这透露出帕里斯在德国那些不受尊重的社会群体中所受到特殊欢迎。
但事实上在1970年代前期的展览中往往只有帕里斯几件单幅的摄影作品,或者从那种典型的东德劣质出版作品集的系列里挑选出的几张照片。当想到这一点,上面的评论便显得更让人不可思议。
她的第一本书《面孔:东德的女性(Faces:Woman in East Germany)》于1986年出版,此时西德与东德间尚无联系。同样,她的名声也无法建立在展览“建筑与面孔:哈勒1983-1985(Buildings and Faces:Halle 1983-1985)”于1987年被官方禁止的丑闻之上。
海尔格·帕里斯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传播,是因为它们具有可共享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她并没有自立门派,或依附于某种风格,但却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接近自己的观众,完全没有现在司空见惯的职业家的野心。
尽管如此,她还是以审慎的态度创作了大量基于个人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特质在几年间变得愈发突出,蕴藏着巨大的传播潜力。
帕里斯的作品具有某种溢出的心理特质,能让人用独特的方式进行识别。我们假设这一特质源于帕里斯对拍摄对象的尊重和欣赏,而其作品反过来也将这种态度传递给观众。渴望,渴望被这种目光渗透。
这种目光能够穿透日常生活的碎片失序和动荡不安,最终抵达埃尔克·埃普(Elke Erb)所说的“诚实的摇篮(cradle honesty)”;这种目光能够让人从群氓的匿名性中发现自己,找到对群体归属的个人化的诉求。
这本书让我们深入了解帕里斯三十多年来的摄影作品。
很明显,她的作品中至少应藏着两个叙事。
其一是关于国家的故事,冷战划分出的东部地区(其持续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很短,但仍相当于人的半生),以及因恐惧而建立起的边界的开放。
其二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她在1945年的春天刚满七岁,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战争及其终结。她用近乎疯狂的包容和信任走向世界,环顾四周。
一个叙事关乎失去、限制、毁灭和衰亡;另一个关乎探索和渴望、以及使人成为人的永无止境的好奇。
《HELGA PARIS: PHOTOGRAPHY》
婻相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