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后妃等级制度
发布时间:2025-01-10 21:30:07
唐朝的后妃等级制度
1. 初唐时期:
皇后: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地位最为尊崇,与皇帝一样无品级,是一国之母。
四妃(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正一品。她们地位仅次于皇后,是后宫中的高等妃嫔。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
婕妤:共九人,正三品。
美人:共九人,正四品。
才人:共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
宝林:共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共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共二十七人,正八品。
2. 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制:
赞德:二人,代替夫人,秩正一品。
宣仪:四人,代替九嫔,秩正二品。
承闺:五人,代替美人,秩正四品。
承旨:五人,代替才人,秩正五品。
卫仙:六人,代替宝林,秩正六品。
供奉:八人,代替御女,秩正七品。
侍栉:二十人,代替采女,秩正八品。
侍巾:二十人(有的记载为三十人),秩正九品。
3. 咸亨二年:恢复初唐旧制。
4. 唐玄宗开元年间: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为正一品,取代之前的四妃。
六仪: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各一人,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基本沿用之前的设定,但可能在具体职责和人员配置上有一定调整。#唐朝 #后妃 #后妃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