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壁纸丨ins风高级干净
发布时间:2024-05-26 20:33:06
点击上端蓝字,即可关注哦
去理发店剪头发,理发师问我:“你是学生吗?”我笑了,摇头说:“我已经工作了。”幸好他没有追问我工作了多久,因为我并不想细数我进入社会的具体年数,我怕我成熟的程度,没有匹配上这一数字。
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无形的表格,以不同的细节来计算自己成熟的程度:能够在理发店里,自在地回答洗发小哥“水温、力度是否合适”,成熟度加一;出差去机场,在出租车上和客户打电话沟通合作细节,成熟度加一;谈了恋爱,成熟度再加一……但我一边计算这些成熟积分,一边又在许多事情上试图放慢成熟的脚步,害怕成为一个过于老练的大人。逛街时,我举着一只蓝色的儿童勺子,对男朋友说:“我决定买这个来吃饭。”回家之后,我发现那个勺子因为是儿童用品,实在太小了,想保持“童真”,可是“童真”的尺寸已经不适合我了。但童真的另一端——成熟,我还远不够。前一阵爸爸住进医院,一个星期后我才知道。住院第一天,姐姐就让妈妈从老家寄来特产,送给医生。住了十几天,要出院了,姐姐让我写一张对医生表示感谢的小纸条。离开医院后,我回到自己的出租房,看到地上放着一个泡沫箱,室友说,这是她托妈妈寄来的特产,要送给公司里很照顾自己的前辈。我十分恍惚,不免在想,我处于一个应当熟练了解并掌握社会规则的年龄了,但却对这一切毫无意识。在我的世界里,人情货币就是一杯奶茶。只有同事帮我善后了一些工作,我请对方喝奶茶之类的人情往来。我26岁夹生的
部分显露出来。我一方面害怕自己变得成熟老练,失去我所珍视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够成熟,无法合格地在社会中行走。一扇大门敞开在我面前,里面是我从小到大所熟悉的,大人们迎来送往、进行社交的画面。我对自己的定位仍旧是蹲在门口玩石子的小孩,可一旦望向镜子,就会发现,自己和门内迎来送往的大人长得一样了。又或者里面的那位大人,是与我同龄的好朋友。这位好朋友和我从小学就认识,后来她成了我姐的同事兼室友,与我们一家都熟稔了起来。有一年春节,她突然拎着年货,来我家里拜年。看着她拿进门的大礼包,我感觉她成了一个生疏的人。我埋怨她,为什么打破我们俩“只需要约着一起出去喝奶茶”的关系?“你把复杂的人情礼仪带进了我们的关系里,如果我不去你家拜年,你爸妈会觉得我是一个不懂事、不懂礼节的人了。”上个星期,她来家里看望我爸,一整个下午,她和我、我爸都坐在客厅聊天。到了晚上,我们一起在家里简单地吃了饭,一起下楼散步。她说:“今天真的聊到舍不得走,所以蹭了顿晚饭。你爸爸今天应该也很开心,可能好久没人和他聊这么久的天了。”她那天坐了两小时地铁才到我家,只为特意来看望我爸。放在以
前,我会觉得她这样做又是出于一种社交礼仪上的体面。可她说,她很开心,知道我爸爸住院后,她一直就在想,可以为我们做点什么。她的话像暖宝宝一样贴进了我的心里。我们之间有超过10年的情谊,而这份情谊也延续到了对方的家人身上。我想起去年她妈妈来广州医院做检查时,我也提出要去医院看望。当时我想的也并不是要保持社交上的体面,而是觉得她和她妈妈在医院里会很无聊、乏累,即便只是带点水果过去,也至少可以为她们做点什么。她再次向
我解释,春节来我家做客,也真的是出于真心。我有些愧疚,因为相比之下,我才是那个为了体面而做出虚伪社交行为的人。或许我当时的埋怨也是一种恐惧,恐惧我的同龄好友成熟度远远超过了我。买儿童勺子也好,不想进行春节拜年也好,都是非常表面的抗拒成为大人的行为。而我的成熟积分里,又有多少能真正代表我成为大人呢?年龄原本只是一个数字,心拥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它不依靠时间来划分,而依靠真实的事件和体验来划分。买错勺子是一种体验,接受朋友的拜年是一种体验,与医生的社交是一种体验,出差、和理发师交流、恋爱,都是体验。这些体验,让我的心不断长出新的认识,我根据这些认识,来调整成长的步伐。不是非要保持幼稚,也不是非要成熟才会合格。抛开外界的标准,一个人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心意成长,才是多么可贵又重要的事情。我也要这样,不拧巴地生活。——《青年文摘》2023年第10期
祝 你 今 天 开 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