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摄影七十二计(55-63)

发布时间:2024-05-19 22:14:00

这张照片拍摄于理塘的长青春科尔寺,当大家都在关注康区第一大格鲁派黄教寺庙宏伟的建筑时,我则把目光聚焦到主殿迎面的一道墙体上。或许是自己绘画专业的本质,对墙体的肌理格外敏感,在我的视线中,这些斑驳有如油画质感的平面本身就值得收藏,只是缺少“生命的语言”。于是,我开始在合适的角度选择有趣的构图:以白色墙面为主体,上下留有空间, 为人物位置设定黄金分割点,画面静中有动,对称而不平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请君入瓮”的等待过程中,既需虔诚的心态,又要上天的眷顾,二者缺一不可。

在徐州一中120周年校庆时,中国矿业大学赠送了两只黑天鹅,黑天鹅怎么拍,我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那年寒假,徐州下起了大雪,窗外一片茫茫,我在赏雪的同时自然也想到了撷秀园里的那两位“伙伴”。当我在紫翠轩远远看着他们的倩影,却无从“下手”,发现他们油黑的羽毛与水面融为一体,很难区分其完整的外形。幸有对面的假山,可以让我从撷秀亭中找寻更好的角度去定格画面,因为从这里观察,不远处白色教学楼的倒影恰好映入池中,而两只天鹅则悠闲地畅游于这“混淆黑白”的世界。

这张照片原本是竖构图,拍摄于云龙湖畔。清楚记得,那天与家人漫步于湖边,原想去拍摄荷花,孩子在路上发现了这颗树上的“故事”,我也抓住机会,用相机记录下这有趣的一瞬。至今还没完全弄清这两种昆虫的“身份”,只觉得它们似乎在做着某种游戏,亦或是在举行一场仪式,它们早已沉浸其中,以自己的方式去展示不一样的力与美。但竖构图终究影响了我们的观感,让画面不够稳定,主体不够突出,我特意尝试将画面“仰面朝天”,向右旋转90度,调整后的构图与先前大不一样,能够让我们以平行的视角去仔细观察这微观的世界。

我们拍照时最忌中规中矩,而是想让自己每次的创作都能有所突破,尝试以不同方式去表达对摄影的思考与喜爱。从辩证的视角看,“中规中矩”有时也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多年前,我曾带着一群学生进京参加IC比赛,我们赛前参观了天坛,发现最好的留影处不是祈年殿前南面的走道,而是面西的凭栏。在这里,学生身着校服排成一列向我挥手示意,祈年殿居于身后正中,衬以蔚蓝的澄净天空,构图虽中规中矩,却隆重而大气,将传统古典之美赋予这些新时代的卓越青年,提醒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们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却有时也限制了我们对“生活美学”摄影道具天马行空的想象。整理厨房时偶然发现,家中有半袋大米因过期而不宜食用,弃之又觉可惜。艺术中有关“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眼前的这袋大米能否也“化腐为奇”,成为有一则成功有趣的案例。取出黑色绒布,随手撒上几把大米,瞬间有了对比,米粒在绒布的映衬下颗粒分明有如凝脂,再将收藏的微型摆件置于其间,画面效果得到了微妙的改变。这时,不管是单反的百微镜头,还是手机的微距功能,轻轻松松便可将眼前唯美简约的诗情画意完美诠释。

后期给摄影作品起名字往往煞费苦心,起好了画龙点睛,起不好狗尾续貂,如果在创作前便已立意主题,那拍出的照片定是一种“先斩后奏”的效果。因教学需要,我在网上买了一些道具,尝试通过逆光营造出诗意般的画面,后来不断给自己增加难度,在营造前便开始立意主题。如这幅《此曲只应天上有》,将阮籍吹箫与阮咸琵琶错落组合在一起,娓娓呈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意境。中国人对美的理解向来含蓄,关于这类光影设计与文字组合的实验,既是老问题,又是新观念,但对于艺术,它始终是我们无法偏离的方向。

拍摄校园,如何让画面又漂亮又充满故事,我尝试以局部绚丽的色彩作为“画龙点睛”的关键。2020届学生徐欣彤“能文能舞”,在她北大入学前特邀来到徐州一中的两个校区拍摄了一组照片,同时也为她留下一段青春的记忆。照片拍了不少,多数以学校建筑为主体,辅以她极具动感流畅细腻的专业舞蹈动作,以及那最抢眼的一抹红裙,三者相互依托,协同组合出一组校园靓丽的风景线。试想,假如没有这抹红色为点缀,整个画面似乎平谈无奇,正因它的存在,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便注定拥有了青春的色彩与跃动的音符。

“计白当黑”语出邓石如,是指书法的字里行间虚空(白)处应当实画(黑)一样来看待,虽无着墨,亦为全作谋篇布局之精华。把这句话移至摄影创作中,道理是相通的,摄影中的光与影好像书法里的虚与实,即能避重就轻,又可全力以赴。这张照片拍摄于皖南西递古村,在幽深的巷道尽头欣赏这处绣楼,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大面墙体因无法采光而显得昏暗,但巷道的另一端空间虽小却光彩依旧,湛蓝的天空亦将这原本被人忽略的一角凸显出来,同时凸显的还有绣楼上那两盏夺目的大红灯笼,即使在寂静无人的夜晚,也会让人想象它的古韵与生机。

疫情期间无法外出,便想办法在家中搞些微型的“光影实验”,用黑卡纸刻出武侠人物外形,通过手电打出的灯光去勾勒有故事的画面。完整的摄影作品需要特定的情境去烘托主体的形象,那么关于情境的设计便是“光影实验”的问题所在。既然是微缩人物,在道具的选择与环境的营造上便有着更多可能,因是逆光,最终的呈现效果有如汉画像石般的黑白影像。打开冰箱,找来鸡蛋、西红柿等食材,再以篮筐、塑料袋等铺垫,所有东西都是“物尽其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眼前一幕幕“风景”就是最好的例证。

  ◆   我的摄影七十二计(1-9)

 ◆    我的摄影七十二计(10-18)

  ◆   我的摄影七十二计(19-27)

  ◆   我的摄影七十二计(28-36)

  ◆   我的摄影七十二计(37-45)

  ◆   我的摄影七十二计(46-54)

  ◆   文创连环画《我的摄影36计》(2022增补版)

  ◆   《我的摄影36计》(精装彩图本)

  ◆  徐欣彤读《我的摄影36计》有感

  

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