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佳作丨绿汁——时光的印迹

发布时间:2024-05-17 05:33: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绿汁

时光的

印记

     2020年6月8日,在易门县绿汁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易门县摄影家协会的精心组织下,易门县作家协会五名会员参加了“绿汁风光”主题采风活动。在仓促而愉快的一天行程中,五名会员认真聆听,细心记录,用脚步与绿汁的土地亲密接触,试图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中,再次寻找到那些深刻在时光中的印迹。                                      
  ——编者按

期待不已

     六月芳菲尽,人间草木天。每次到绿汁,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或许是对一条江的敬意,或许是对一个老镇的怀念。江水依镇而过,蜿蜒秀丽。镇隐于青山绿树之间,完成人类生息繁衍的使命。想起“温故知新”这个词。“温故”,是企图在这一片山水中找到历史的遗迹,聆听到老一辈铜矿人用生命筑就的昨天,对于我们这些后来者说,或许是一种人生的暗示;“知新”是这片青山绿水带来的神奇想象,山年年绿,水年年青,而这个发展中的小镇据说将被打造为“滇铜古镇”,又让人有所心怀期待,因此,每一次都会带给我新的发现和神秘未知的体验。

红楼浓情

     不记得是在哪部文学作品里曾经读到,把70年代这种采用苏联图纸设计,红色墙体,经年不会褪色的房屋叫做“红楼”。初次听到,莫名心里一跳,喜欢“红楼”这个词,新鲜而美好,无需着色,有血液的温度,有浓烈的色彩,透着神秘和诱惑。在绿汁,红楼如多米诺骨牌般整齐排列,随处可见。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派繁华的生活场面,在某一条窄长的小街或是小巷里,可能住着矿区的高层领导,也可能住着艰苦的井下矿工和他的妻儿,而在巷子的中间有可能住着高知分子或是地质专家。这些公有权属的房屋住户,具有相对的流动性,迁进迁出频繁,他们混杂着,相互磨合也相互吸引,在磨合的过程中逐渐削减自己的锐气,同时也从对方身上得到了长见。如今,多数人已经搬走,留下红楼浓情依旧。走的人走了,新的人又会搬进来,继续生活。

旧时记忆

     70年代建设的电影院,楼顶采用欧式建筑镂花风格,八根罗马圆柱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曾经,电影院是绿汁最热闹的地方,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聚散地。电影给深山中的人们带来五湖四海的现代文化,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扇窗口,提高自己的一种手段。而电影院门口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卖爆米花的、买冰棍的,黄牛倒票,小摊小贩成群结队,那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如今,电影散场,一排排空着的椅子,还在等待着远方的归人。

     当初,我们一起看《一个人的战争》。今天,让我把这个故事静静看完。岁月经年,我已经相信了,一个人长长的一生就是一部奋斗史。后来才知道,这一生,有时候,我在电影里,有时候,我在电影外。但愿人间,曲终人未散。

时光烙印

     行走在风尘仆仆的老街上,古老的苏式红砖楼房,矮小的家属院历历可见,偶尔还可以看到老房子的墙壁上有五角星的雕刻和毛主席语录的字样,从这些遗址中,依然能感受到它昔日的风采和历史的回声,聆听到那些随着时光抖落在岁月里空灵的足音。

热血青春

     宽阔的厂房,原木拼成的结实屋顶,1959年由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电机沉睡于时光的底部。当初震耳欲聋的机器声,如今已经悄然远逝。当初奋斗在一线的工作者,在命运的涡流里,开启了另外一段人生的航程。曾经,多少的矿工在这里坚守神圣的岗位,每一台机器留下了他们深的指纹,为了事业付出他们炽烈而热血的青春。如今,人去厂空,曾经烈火春风的岁月蒙上了积年的灰尘。

大桥情深

   木奔大桥,1958年由苏联专家设计建设,当初是连接绿汁江东西的重要交通要道,又是运输铜矿各坑口所采矿石至选厂的要津。桥面除了人行道和车行道之外,桥面东侧部分为牵轨电机车往返轨道,每条轨道宽0.8米。由于新桥的建成,老桥已经停止使用。但还是想再走走,这条烙满了历史脚印的通道,它的远方究竟有多远,它的来路有没有归处。热情的凤凰花把一丛发丝搭在它的肩上,春夏秋冬,荣枯四季,一起走过相伴相守的似水年华。

“吊”起回忆

     吊桥。本身就是一个让人联想充满诗意的名词,童年时,每听到吊桥会想到天空的彩虹,都要想方设法去走走。这一生走过用草绳编制的吊桥,用竹子扎成的吊桥,用木头铺就的吊桥,想象人从桥上走过,在纤细的绳索摇晃中体验到的刺激和冒险。绿汁的三家厂吊桥位于绿汁以西三公里的绿汁江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易门铜矿工程处自行设计建造,桥面采用钢铁铺成,两侧各有6根钢索护栏,桥两端由混凝土浇铸的牵引柱及粗大钢索5条牵拉。为原易门矿务局三家厂至狮山矿上下班过往主要桥梁和矿石运输通道。人走在桥上,有轻微的晃动,桥身起了锈意,却依然坚实牢靠,几十年风雨如一日,安然无恙,这才是人间最坚固的柔软。

血色浪漫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摘自《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在旷野里,这棵凤凰树让我们深深感动,它孤独而桀骜的活了很多年,独自默默承受四季的冷暖,有内心的执着和方向,有自己的坚守,冷漠的外表,炽热的内心。每到这个季节,仿佛践守一场千年的约定,对着深情的天空,吐出一口血色的红。只为爱的人绽放,她寂寞的样子才是最美。

忠诚相伴

     石头是世上最古老的神话,它们在世上历经千年,依旧顽固不化的存活。依江而栖的湾子村,村民们用江里的石头建盖温暖的屋子,把江水的气息带回了家。在屋子周围,用石头垒砌整齐划一的田埂,种成丰收的粮仓。石头,是村民们最荒凉的财富,也是最忠诚的相伴。石缝间的草年年自生自灭,那是世上一个最小最卑微的太平盛世。

     在倒塌的废墟旁边,偶然看到这个场景。一双温柔的眼睛凝望尘世很久,这或许会是梵高想要的写意。

荷花与鱼

     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湾子村,我们憧憬着不久后的荷花鱼,带给我们味蕾上新的体验和惊喜。

彝家文化

     绿汁镇白沙坡村,传统的彝族文化,古老的虎掌舞,星罗棋布的土掌房,天空的高远,群山的低鸣,风的呼唤,鸟的栖宿,一切都是随意而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才是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为村庄披上多姿而神秘的外衣。

岁月静好

     夕阳西下,在观景台鸟瞰绿汁。天地辽阔博大,而人在浩瀚宇宙中之渺小,生命气息之微弱,小镇如安睡于鸟巢。晚霞的绮丽给一望无际的山峦点点着墨,无比的绚丽引人。清凉的微风舒送着草木的气息,在寂静的山野里,人仿佛是百鸟之首,可以自由展翅翱翔于无人的天空,而山脊在宽阔无边的大自然里成了一个个沉默的岛屿,一枚鲜活的落日便是群山之间的一顶金色王冠,它融入地平线的时候,群山沉寂,霞光万丈,那才是人间最长情的告白。留下一轮薄的剪影在群山之间。愿岁月静好,人间无恙。

我们依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青山不老,我们依旧。

图片:李钢、施敏、孟晓琴、李长林、

潘泉、周凡熙、王晓凤、王悦等

文字:马玫(易门县作家协会会员 知名作家)

编辑:王悦

审核:张璐

扫 码 关 注

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wyl860211@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