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华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参考AI提供的志愿报告的同时,也要以教育部官方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为准,该平台已经整合了非常完备的志愿信息为考生提供指导,“志愿填报不是特别困难的过程,但确实需要考生和家长投入一些时间去学习,在已有的参考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考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以此来作出分析和判断”。
来自江西的考生冯宁(化名)选择的是历史、政治、地理三个文科科目,成绩公布后,她想在江西本地报考历史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冯宁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尝试了两个不同的免费AI大模型志愿填报平台,并对它们生成的报告进行比对,其中一个推荐的专业比较激进,分数普遍略高于自己的成绩,而另一个则更保守。
“我打算综合参考一下,毕竟AI整合后提供的专业组合和院校代码还是比较准确的。”冯宁认为,AI提供了可参考的院校和专业区间,方便自己在此基础上到其他官方渠道进一步检索,缩小范围。
为了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志愿推荐,韩蕊并未满足于使用免费AI大模型检索志愿信息,而是花费100元购买了很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推荐的某个热门“志愿卡”服务,将卡密与账号绑定激活即可访问该平台提供的付费数据库,用“更专业的AI算法”来帮自己生成志愿推荐。
“AI大模型目前最主要的作用是基于已有的网站、数据库等资料进行整合收集,但是如何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尤其是在志愿填报这个领域,AI目前还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秦春华表示,AI提供的任何信息都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一些信息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其实可能暗藏错误”,“AI幻觉”的存在也注定了AI只能作为工具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
经全面摸排北京属地132家备案大模型企业,相关部门组织具备高考志愿填报AI服务功能的企业召开合规宣讲会,要求企业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将合规要求贯穿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服务输出全流程。
北京市网信办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AI大模型基于算法和历史数据生成参考建议,难以全面覆盖高考政策动态调整、考生个性化需求等复杂场景。
“AI只是机械的数据分析。”在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主任王克勤看来,考生和家长面对海量的志愿选择,使用AI来理清方向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完全盲目听AI的”。他表示,在明确方向之后也要和招生学校沟通,了解学校情况,同时还要结合考生自己的兴趣。
“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考生对院校和专业信息掌握得越充分,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就越高。和人工相比,大模型在数据收集方面呈现出更高的效率,也就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在生成的志愿报告中,AI根据记者提供的信息,推荐了30余所院校的100多个专业,依据2023年和2024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和排名,列出“冲”“稳”“保”三个档次的详细表格,并按录取概率的高低排列。
来自广东的韩蕊(化名)在出分后“感到非常焦虑”。她选择的考试科目是物理、生物和政治,而本地院校的很多理工科专业都将物理和化学绑定,韩蕊的科目组合可选专业面较窄。
在反复尝试、多方比对之后,冯宁意识到,最终确定志愿最稳妥的方式仍然需要“给目标院校的招生办打电话咨询,或者到权威官网查询院校的最新动态”。
不少使用者表示,AI会在详细了解考生的估分和意向之后,“自动分析出最适合考生的志愿组合,比自己花时间研究方便多了”。“AI帮你填志愿”真的像社交媒体上呈现得那样“万能且可靠”吗?
记者在该平台看到,除了高考分数、科目和省份等基本信息,平台在生成之前还提供了目标院校、专业和地域偏好、职业倾向、毕业规划等选项供用户自定义,帮助AI缩小范围,提升精准度。
据权威媒体报道,6月25日,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阿里旗下的夸克AI高考志愿大模型迎来了访问高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在朋友圈发文,截至当日15:15,夸克系统已累计生成超300万份志愿报告,当前的排队情况主要由于多个省份集中出分,用户需求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
用秦春华的话来说,志愿填报是“了解自己的过程”,这依赖丰富的人工经验支撑,也需要考生判断自己是否与专业匹配,“AI终究无法帮你做决定,因为最了解你的人还是你自己”。
韩蕊向记者展示了该平台的操作界面,记者发现,该平台在院校种类划分、各个专业的录取概率和招生人数等分类选项上有所细化。
的确,当许多考生和家长认可AI大模型在院校选择和专业信息梳理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算法提供的只是看似合理实则充满“AI幻觉”的信息。
“AI能帮自己快速检索到相关的院校专业信息和招生政策,不用自己去官网查找,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清晰方便的。”在韩蕊看来,平台数据库有“80%是值得参考的”。对于最终生成志愿推荐的准确性,韩蕊则表示录取结果出来之前都无法考证,“虽然是付费服务,但肯定也不敢完全按它的结果来填志愿”。
1号站彩票“填志愿用AI就够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多名用户发帖分享自己使用不同平台提供的“高考志愿大模型”生成模拟志愿报告。
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提升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性与精准度,近日,北京市网信办联合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针对提供AI填报高考志愿服务的大模型企业开展专项合规指导。
面对海量的院校和专业形成的信息洪流,AI与大数据技术似乎成了考生和家长心中的“救命稻草”和“指路明灯”。而AI生成的看似格式规整、信息详尽的志愿报告,能否真正被考生和家长放心采用呢?
虽然AI能广泛搜集整合院校信息和专业分数线,但仍然有许多“信息差”是AI无法弥合的。韩蕊认为,一些涉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院校的就读体验和周边生活环境等相对主观的信息,仍然需要自己从其他渠道了解。“有时候在社交媒体发帖询问本校的学姐学长也能获得很多关键信息。”冯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多个平台的高考志愿大模型页面上均标注了类似“本报告仅供志愿填报辅助,正式填报须考生和家长多方参考、谨慎决策”等字样。
6月2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点击进入讨论度较高且免费的某AI大模型,模拟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和北京市500分的高考成绩,尝试用该平台的数据库和AI大模型来生成高考志愿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下午,虽然正式的分数线还未公布,但当记者登录该平台时,志愿生成服务已有超过3万名用户在排队,预计等待4-5分钟。
“AI的志愿报告只是基于往年分数的排位来预测今年录取结果。”冯宁提到,AI提供的“冲”“稳”“保”志愿推荐有时会出现整体专业分数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导致自己今年的分数排名可能与实际专业不匹配。
不过,秦春华也提醒,“目前很多所谓的付费AI志愿填报服务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一些机构将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的焦虑情绪视作商机,因此更需要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付费服务时擦亮眼睛,避免“病急乱投医”。
242.25MB
查看151.70MB
查看79.4MB
查看996.32MB
查看556.70MB
查看897.90MB
查看759.44MB
查看857.83MB
查看811.51MB
查看594.58MB
查看829.72MB
查看784.83MB
查看834.12MB
查看778.78MB
查看566.69MB
查看224.56MB
查看532.91MB
查看259.46MB
查看512.10MB
查看923.35MB
查看755.72MB
查看920.74MB
查看541.12MB
查看611.64MB
查看149.41MB
查看704.51MB
查看895.94MB
查看286.42MB
查看110.98MB
查看605.66MB
查看719.13MB
查看851.39MB
查看658.89MB
查看536.58MB
查看808.90MB
查看485.88MB
查看956.15MB
查看839.92MB
查看888.70MB
查看873.89MB
查看235.22MB
查看751.26MB
查看274.13MB
查看475.85MB
查看179.95MB
查看949.28MB
查看138.16MB
查看254.39MB
查看452.93MB
查看548.53MB
查看873.55MB
查看932.15MB
查看684.94MB
查看487.60MB
查看137.46MB
查看376.69MB
查看158.24MB
查看690.81MB
查看934.93MB
查看921.44MB
查看693.58MB
查看156.56MB
查看668.63MB
查看495.75MB
查看172.79MB
查看159.49MB
查看262.67MB
查看999.29MB
查看242.41MB
查看443.20MB
查看914.13MB
查看766.91MB
查看634.48MB
查看114.23MB
查看907.16MB
查看668.86MB
查看505.85MB
查看279.88MB
查看833.10MB
查看705.84MB
查看560.32MB
查看370.41MB
查看162.38MB
查看903.50MB
查看633.52MB
查看969.30MB
查看897.70MB
查看594.49MB
查看786.47MB
查看475.27MB
查看755.91MB
查看822.27MB
查看822.46MB
查看858.56MB
查看273.98MB
查看382.60MB
查看357.74MB
查看741.90MB
查看712.45MB
查看320.22MB
查看832.16MB
查看566.14MB
查看202.18MB
查看707.42MB
查看
238 赤壁ld
世界睡眠日♉
2025-07-03 05:23:14 推荐
268 188****1790
19岁少年被邻居用利器插入后脑♍
2025-07-02 10:55:18 不推荐
194 152****9359
3月20日美股成交额前20:特斯拉Model Y即将在中国市场涨价♑
2025-07-03 21:05:34 推荐
94 趣味花样滑冰
美国电动车增长乏力,拜登政府挠头无力♔
2025-07-03 18:34:4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