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综合参考一下,毕竟AI整合后提供的专业组合和院校代码还是比较准确的。”冯宁认为,AI提供了可参考的院校和专业区间,方便自己在此基础上到其他官方渠道进一步检索,缩小范围。
虽然AI能广泛搜集整合院校信息和专业分数线,但仍然有许多“信息差”是AI无法弥合的。韩蕊认为,一些涉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院校的就读体验和周边生活环境等相对主观的信息,仍然需要自己从其他渠道了解。“有时候在社交媒体发帖询问本校的学姐学长也能获得很多关键信息。”冯宁说。
“AI的志愿报告只是基于往年分数的排位来预测今年录取结果。”冯宁提到,AI提供的“冲”“稳”“保”志愿推荐有时会出现整体专业分数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导致自己今年的分数排名可能与实际专业不匹配。
来自广东的韩蕊(化名)在出分后“感到非常焦虑”。她选择的考试科目是物理、生物和政治,而本地院校的很多理工科专业都将物理和化学绑定,韩蕊的科目组合可选专业面较窄。
秦春华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参考AI提供的志愿报告的同时,也要以教育部官方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为准,该平台已经整合了非常完备的志愿信息为考生提供指导,“志愿填报不是特别困难的过程,但确实需要考生和家长投入一些时间去学习,在已有的参考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考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以此来作出分析和判断”。
面对海量的院校和专业形成的信息洪流,AI与大数据技术似乎成了考生和家长心中的“救命稻草”和“指路明灯”。而AI生成的看似格式规整、信息详尽的志愿报告,能否真正被考生和家长放心采用呢?
的确,当许多考生和家长认可AI大模型在院校选择和专业信息梳理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算法提供的只是看似合理实则充满“AI幻觉”的信息。
“AI能帮自己快速检索到相关的院校专业信息和招生政策,不用自己去官网查找,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清晰方便的。”在韩蕊看来,平台数据库有“80%是值得参考的”。对于最终生成志愿推荐的准确性,韩蕊则表示录取结果出来之前都无法考证,“虽然是付费服务,但肯定也不敢完全按它的结果来填志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多个平台的高考志愿大模型页面上均标注了类似“本报告仅供志愿填报辅助,正式填报须考生和家长多方参考、谨慎决策”等字样。
6月2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点击进入讨论度较高且免费的某AI大模型,模拟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和北京市500分的高考成绩,尝试用该平台的数据库和AI大模型来生成高考志愿推荐。
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提升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性与精准度,近日,北京市网信办联合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针对提供AI填报高考志愿服务的大模型企业开展专项合规指导。
1号站彩票“填志愿用AI就够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多名用户发帖分享自己使用不同平台提供的“高考志愿大模型”生成模拟志愿报告。
为了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志愿推荐,韩蕊并未满足于使用免费AI大模型检索志愿信息,而是花费100元购买了很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推荐的某个热门“志愿卡”服务,将卡密与账号绑定激活即可访问该平台提供的付费数据库,用“更专业的AI算法”来帮自己生成志愿推荐。
用秦春华的话来说,志愿填报是“了解自己的过程”,这依赖丰富的人工经验支撑,也需要考生判断自己是否与专业匹配,“AI终究无法帮你做决定,因为最了解你的人还是你自己”。
不过,秦春华也提醒,“目前很多所谓的付费AI志愿填报服务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一些机构将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的焦虑情绪视作商机,因此更需要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付费服务时擦亮眼睛,避免“病急乱投医”。
不少使用者表示,AI会在详细了解考生的估分和意向之后,“自动分析出最适合考生的志愿组合,比自己花时间研究方便多了”。“AI帮你填志愿”真的像社交媒体上呈现得那样“万能且可靠”吗?
经全面摸排北京属地132家备案大模型企业,相关部门组织具备高考志愿填报AI服务功能的企业召开合规宣讲会,要求企业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将合规要求贯穿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服务输出全流程。
北京市网信办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AI大模型基于算法和历史数据生成参考建议,难以全面覆盖高考政策动态调整、考生个性化需求等复杂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下午,虽然正式的分数线还未公布,但当记者登录该平台时,志愿生成服务已有超过3万名用户在排队,预计等待4-5分钟。
来自江西的考生冯宁(化名)选择的是历史、政治、地理三个文科科目,成绩公布后,她想在江西本地报考历史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冯宁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尝试了两个不同的免费AI大模型志愿填报平台,并对它们生成的报告进行比对,其中一个推荐的专业比较激进,分数普遍略高于自己的成绩,而另一个则更保守。
据权威媒体报道,6月25日,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阿里旗下的夸克AI高考志愿大模型迎来了访问高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在朋友圈发文,截至当日15:15,夸克系统已累计生成超300万份志愿报告,当前的排队情况主要由于多个省份集中出分,用户需求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
韩蕊向记者展示了该平台的操作界面,记者发现,该平台在院校种类划分、各个专业的录取概率和招生人数等分类选项上有所细化。
“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考生对院校和专业信息掌握得越充分,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就越高。和人工相比,大模型在数据收集方面呈现出更高的效率,也就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记者在该平台看到,除了高考分数、科目和省份等基本信息,平台在生成之前还提供了目标院校、专业和地域偏好、职业倾向、毕业规划等选项供用户自定义,帮助AI缩小范围,提升精准度。
“AI只是机械的数据分析。”在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主任王克勤看来,考生和家长面对海量的志愿选择,使用AI来理清方向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完全盲目听AI的”。他表示,在明确方向之后也要和招生学校沟通,了解学校情况,同时还要结合考生自己的兴趣。
在生成的志愿报告中,AI根据记者提供的信息,推荐了30余所院校的100多个专业,依据2023年和2024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和排名,列出“冲”“稳”“保”三个档次的详细表格,并按录取概率的高低排列。
在反复尝试、多方比对之后,冯宁意识到,最终确定志愿最稳妥的方式仍然需要“给目标院校的招生办打电话咨询,或者到权威官网查询院校的最新动态”。
“AI大模型目前最主要的作用是基于已有的网站、数据库等资料进行整合收集,但是如何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尤其是在志愿填报这个领域,AI目前还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秦春华表示,AI提供的任何信息都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一些信息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其实可能暗藏错误”,“AI幻觉”的存在也注定了AI只能作为工具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
861.82MB
查看612.28MB
查看51.4MB
查看739.68MB
查看325.51MB
查看134.47MB
查看561.57MB
查看740.34MB
查看864.64MB
查看819.30MB
查看714.13MB
查看254.32MB
查看909.45MB
查看416.65MB
查看179.38MB
查看374.63MB
查看506.25MB
查看659.82MB
查看933.58MB
查看291.35MB
查看386.10MB
查看134.41MB
查看708.57MB
查看374.78MB
查看327.86MB
查看650.46MB
查看863.20MB
查看190.41MB
查看842.11MB
查看108.84MB
查看934.10MB
查看142.40MB
查看261.73MB
查看902.29MB
查看407.26MB
查看679.37MB
查看726.70MB
查看934.85MB
查看174.83MB
查看162.26MB
查看622.34MB
查看539.26MB
查看590.15MB
查看746.76MB
查看222.92MB
查看745.52MB
查看575.66MB
查看105.47MB
查看560.25MB
查看496.16MB
查看561.64MB
查看800.38MB
查看563.62MB
查看680.31MB
查看912.90MB
查看566.76MB
查看191.47MB
查看642.68MB
查看896.22MB
查看806.19MB
查看222.55MB
查看646.45MB
查看882.61MB
查看753.27MB
查看274.31MB
查看957.98MB
查看425.51MB
查看188.34MB
查看243.96MB
查看567.81MB
查看639.85MB
查看296.58MB
查看137.55MB
查看686.99MB
查看175.56MB
查看670.79MB
查看753.42MB
查看665.24MB
查看567.17MB
查看489.93MB
查看553.82MB
查看808.95MB
查看284.38MB
查看573.85MB
查看479.50MB
查看908.31MB
查看897.35MB
查看549.81MB
查看284.66MB
查看323.28MB
查看301.99MB
查看757.11MB
查看418.96MB
查看720.23MB
查看954.85MB
查看818.57MB
查看343.77MB
查看504.93MB
查看660.42MB
查看611.10MB
查看249.84MB
查看727.88MB
查看413.21MB
查看242.90MB
查看
772 枣阳rp
世界睡眠日☫
2025-07-02 22:42:04 推荐
401 188****5403
19岁少年被邻居用利器插入后脑☯
2025-07-03 18:00:35 不推荐
514 152****7907
3月20日美股成交额前20:特斯拉Model Y即将在中国市场涨价☳
2025-07-02 22:42:52 推荐
30 足球世界
美国电动车增长乏力,拜登政府挠头无力☶
2025-07-02 09:14:34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