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更应积极重视黄帝祭祀与黄帝文化,充分挖掘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特征形成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今天,更应充分重视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与特色的基础上,积极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切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
《册府元龟》记载,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鄜坊节度使藏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得到批准。北宋时期,宋太祖曾下诏为黄帝陵置守陵五户,命“岁春秋祠以太牢”“隳毁者修葺之”。明朝时,朱元璋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着礼部“定议”,将黄帝的致祭场所确定在当时的中部县(今黄陵县),并规定了每年遣使致祭的固定时间,后来多位明朝皇帝都曾遣使致祭。到了清朝,据统计,260余年间,清廷共遣使祭祀黄帝陵26次。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曾在桥山同祭先祖。自1980年以来,黄帝祭祀逐渐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制度。
趣购彩网页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体现着中华儿女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维护,离不开对人文初祖黄帝及其所创造文化的高度认同。黄帝文化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发展,黄帝祭祀对于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与积淀,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李友广:黄帝作为古华夏民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厥功至伟。《史记·五帝本纪》开篇即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司马迁对黄帝的崇敬之情。这当然与黄帝的卓越贡献密不可分。他在位期间,涌现出许多泽惠后世的发明创造,既有生产技术方面的,也有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
可以说,随着历史发展,黄帝祭祀已成为一种显著的历史文化现象,而非仅仅是祭祀仪轨的呈现,从而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由此观之,黄帝祭祀早已超越具体历史范畴,而颇具文化符号功能与文化象征意义。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以黄帝文化为基础,包容了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因此在今天对于黄帝文化的研究,应尤为侧重其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对黄帝的祭祀,更应重视其社会功用与文化价值,而非经济效用。这对于新时代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均深具现实意义。
史前文明时期没有成熟的文字,因此关于黄帝的诸多事迹与贡献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留存下来。据说黄帝时代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学会了打井,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黄帝的史臣仓颉创造了字,胡曹发明了衣,黄帝本人发明了冠。不仅如此,黄帝还设立了“七辅”“六相”“三公”“四吏”“百官”等,成为中国行政制度的开始。
黄帝祭祀对国家统一与文化认同有何意义?黄帝文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有何启示?近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李友广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李友广:祭祀黄帝,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非常有意义。史上黄帝信仰的出现、发展也与战国中晚期国家大一统历史趋势密切相关。
从史学立场看,黄帝并非仅具私名意义,而更具共名意义和文化意义。对黄帝的祭祀与信仰,是一个悠久的历史过程,在桥山祭祀黄帝的活动更是如此。《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夏后氏都曾祭祀黄帝。《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在吴阳建立了专门的祭祀场所——黄帝祠。《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亲率十余万大军北征朔方,返回路上祭黄帝于桥山。
他的这些开创性举动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奠定了物质和教化基础。鉴于黄帝在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历史阶段对中华文明的多方面贡献,他被后人尊崇为中华人文初祖。
李友广:黄帝祭祀虽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从概念上看,黄帝文化的外延很宽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内容。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时代需要大力发掘与弘扬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促进祖国统一,可谓作用独特。
李友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儒道法关系比较与儒学思想史基本问题等。先后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文史哲》《东岳论丛》《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出版学术专著《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变——以郭店儒简为考察重点》《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和《诸子视野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3部。主持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
《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本纪》亦云:“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书·郊祀志》也有类似记载。桥山,今陕西黄陵县。《皇览》《地志》《括地志》均载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作为史前文明的重要人物,黄帝是华夏文明开创期先民中的杰出代表,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既被华夏各部族尊为共主,又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故而一直被后人所铭记、感念、祭祀、弘扬。
318.32MB
查看636.82MB
查看50.3MB
查看554.98MB
查看144.13MB
查看765.12MB
查看148.61MB
查看337.74MB
查看247.62MB
查看331.99MB
查看777.67MB
查看902.36MB
查看319.94MB
查看718.52MB
查看243.99MB
查看230.19MB
查看455.51MB
查看908.99MB
查看138.95MB
查看426.14MB
查看921.74MB
查看729.39MB
查看140.14MB
查看529.58MB
查看607.50MB
查看672.75MB
查看291.74MB
查看210.34MB
查看561.45MB
查看590.99MB
查看169.30MB
查看146.59MB
查看400.90MB
查看428.72MB
查看703.84MB
查看736.16MB
查看617.60MB
查看365.33MB
查看446.71MB
查看957.77MB
查看163.78MB
查看747.75MB
查看502.11MB
查看556.73MB
查看787.81MB
查看892.40MB
查看371.23MB
查看999.94MB
查看309.62MB
查看687.99MB
查看995.75MB
查看300.84MB
查看397.88MB
查看465.66MB
查看171.54MB
查看604.51MB
查看941.54MB
查看139.12MB
查看110.98MB
查看553.33MB
查看490.24MB
查看806.80MB
查看867.34MB
查看227.59MB
查看775.49MB
查看275.46MB
查看970.74MB
查看870.85MB
查看904.87MB
查看553.76MB
查看513.84MB
查看999.79MB
查看201.85MB
查看198.31MB
查看520.36MB
查看825.16MB
查看980.50MB
查看953.49MB
查看371.85MB
查看457.82MB
查看932.34MB
查看203.50MB
查看189.44MB
查看630.72MB
查看819.72MB
查看548.42MB
查看659.42MB
查看267.28MB
查看416.19MB
查看173.53MB
查看977.97MB
查看349.12MB
查看377.34MB
查看340.18MB
查看306.92MB
查看260.54MB
查看163.88MB
查看133.67MB
查看478.59MB
查看669.58MB
查看110.84MB
查看932.71MB
查看358.88MB
查看364.85MB
查看
759富锦pn
半导体生产中的设备通信与集成🔡
2025-06-30 00:59:39 推荐
351188****9089
热烈庆祝海得控制成立30周年!🔥
2025-07-01 13:16:18 不推荐
595152****7873
流感怎样预防🔩
2025-06-30 12:31:31 推荐
47独立日停车
什么是晨练🔬
2025-06-30 08:24:52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