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经组织研究决定,派赵一曼到满洲珠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开展工作。长得瘦小、白皙,有点儿“洁癖”,操南方口音的赵一曼,要把自己融入贫穷落后纯朴的东北山区农村群众之中,要克服许多困难,但她很快就在大猪圈、小猪圈(今尚志市亮珠乡)建立了反日农民会、妇女会、儿童团。她领导妇女会组织妇女们为部队做军鞋、军衣,送军粮支持前线,安排儿童团为部队放哨,传递情报,还从农民会中选出30名青年,组织农民自卫队。
赵一曼向看守要来纸和笔,写下给宁儿最后的遗书:“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奉命来东北,任满洲总工会组织部长、哈尔滨市总工会代理书记。一九三三年四月,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一九三四年夏,赴珠河抗日游击区,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在同日伪军激战中身负重伤被俘。她利用监押就医之机,向身边的看守和护士晓以抗日救国的民族大义,使他们转变立场,一同潜往游击区。途中,不幸被敌追及,重陷囹圄。赵一曼面对种种酷刑,坚贞不渝,宁死不屈,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于珠河县(今尚志县)小北门外英勇就义,时年三十一岁。
在哈东地区,赵一曼充分发挥黄埔军校科班出身的优势,指挥部队屡挫日伪军,逐渐打出了威名。有一回,第三军一师二团在铁道北的侯林乡山里活动,突然被五六百日伪军包围,全力反击仍无法突围,情况万分紧急。这时突然从敌人背后传来枪声。只见赵一曼骑着一匹白马,带领游击连及时赶到,从敌人背后发起猛攻。敌人见被抄了后路,顿时大乱,二团立即组织反击,里外夹攻,使我军转败为胜。这次战斗后,敌人在报纸上称“女共党赵一曼红装白马驰骋哈东攻城略地……”从此,骑着白马、手使双枪、英勇杀敌的“赵尚志妹子”在珠河抗日游击区广为流传。
1935年,在一次反“讨伐”战斗中,赵一曼因受伤流血过多昏迷被捕。她被施以各种残忍酷刑,身体受到极大摧残。然而,敌人可以摧毁她的身体,却无法摧毁她的信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一曼被党派到东北地区组织开展抗日斗争。从此,她由一个气质高雅、嗜书如命的大家闺秀成长为英勇杀敌、身先士卒的战士。她曾以诗言志,在《滨江述怀》中抒发了坚定的抗日意志:“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别名一超,李淑宁,汉族,一九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二七年一月,党派她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同年秋,转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一九二八年冬回国,先后在宜昌、南昌、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清明节前夕,我们特别策划制作了“学习党史·敬读碑文”系列音频节目。一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缅怀英雄,铭记他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本期为您播出:红装白马驰骋哈东攻城略地……——赵一曼烈士纪念塑像碑文敬读。
为争取外出求学的权利,赵一曼多次同以家长、哥哥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据理力争。她以犀利的笔触一气呵成,写就了数千言的反封建檄文《被兄嫂剥夺求学权利的我》,表明自己“极想挺身起来,实行解放”的态度。赵一曼还在家乡成立了妇女解放同盟组织,积极帮助妇女同胞摆脱包办婚姻、受男性虐待等封建束缚。她还办起了女校,使贫苦农民的女孩子和成年妇女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张母子合影的照片,一位年轻而漂亮的母亲,怀抱着自己刚刚两周岁的儿子。母亲那坚毅的神情中透出无限的温柔和慈爱,怀中的孩子依偎在母亲胸前,安详和宁静中充满着好奇。
九游会旧版本在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不仅深藏着历史的符号,还珍藏着我党诞生、成长的特殊记忆。为了建立新中国,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陆续矗立起一座座丰碑,所刻碑文让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代代流传。
这封遗书全篇只有150多字,寥寥绝笔,殷殷叮嘱,充满着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和始终不忘的家国情怀。赵一曼怀着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对儿子的深情眷念、对法西斯侵略者的刻骨仇恨,英勇就义。敌人用罪恶的子弹夺去了赵一曼的生命,但她的英名永远留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碑文简要记载了赵一曼矢志报国、英勇杀敌、威武不屈的英雄壮举,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女英雄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缅怀,读后震撼人心、令人肃然起敬。
出生于四川南部山区的赵一曼,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曾经以绝食来抗争反对缠足。少年时期她开始接受进步刊物,更加坚定了反对封建制度、进行社会革命的理想。1923年,赵一曼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赵一曼烈士纪念塑像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西段的街心公园中。为纪念赵一曼烈士英勇就义50周年,1986年8月2日建此塑像。塑像由花岗岩基座、纪念碑和铜像三部分组成。走进公园,迎面是英姿飒爽的赵一曼烈士塑像,塑像基座的背面刻有碑文《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
1936年8月2日,无计可施的敌人把赵一曼送到她长期战斗过的珠河县行刑示众。在押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静静地望着窗外美丽的山河、肥沃的黑土地和被烧毁的村庄。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为了深爱的祖国而牺牲,她慨然无悔。但作为一个母亲,却怀着无限的牵挂和深深的遗憾。
1926年赵一曼走出巴山,奔向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考入宜宾女中。她在题为《“不如归去”与“炒米糖开水”的呼叫声谁更凄惨》的习作写道:贫苦的人民,为了求生存,被迫做小贩沿街叫卖“炒米糖开水”!这种叫卖声,深夜传来,扣人心弦,每每听之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种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必须加以改造!赵一曼深刻的思想、改造社会的大胆主张,受到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敬佩。同年春中共宜宾特支成立,赵一曼转为中共党员。
685.61MB
查看319.43MB
查看21.5MB
查看220.45MB
查看823.61MB
查看420.95MB
查看471.12MB
查看926.39MB
查看894.94MB
查看476.31MB
查看602.42MB
查看335.20MB
查看343.62MB
查看552.82MB
查看838.26MB
查看207.18MB
查看454.28MB
查看758.43MB
查看543.21MB
查看539.91MB
查看416.62MB
查看724.64MB
查看418.97MB
查看712.86MB
查看806.69MB
查看759.77MB
查看769.14MB
查看782.13MB
查看647.17MB
查看188.54MB
查看165.19MB
查看290.28MB
查看502.63MB
查看841.94MB
查看883.59MB
查看506.10MB
查看808.97MB
查看961.46MB
查看990.46MB
查看806.18MB
查看713.23MB
查看942.86MB
查看797.88MB
查看210.52MB
查看162.20MB
查看322.99MB
查看581.63MB
查看911.54MB
查看142.94MB
查看155.19MB
查看547.43MB
查看187.66MB
查看513.69MB
查看353.68MB
查看942.69MB
查看536.93MB
查看719.81MB
查看698.95MB
查看175.35MB
查看888.67MB
查看170.27MB
查看336.55MB
查看829.46MB
查看331.74MB
查看446.96MB
查看928.64MB
查看843.88MB
查看128.98MB
查看803.62MB
查看835.76MB
查看815.25MB
查看709.37MB
查看246.11MB
查看350.45MB
查看206.59MB
查看256.82MB
查看942.67MB
查看963.29MB
查看288.74MB
查看742.83MB
查看492.50MB
查看957.36MB
查看502.31MB
查看980.55MB
查看194.12MB
查看263.39MB
查看621.30MB
查看465.84MB
查看544.29MB
查看994.93MB
查看256.52MB
查看555.32MB
查看515.15MB
查看648.52MB
查看737.42MB
查看262.26MB
查看877.17MB
查看932.35MB
查看780.82MB
查看907.70MB
查看320.70MB
查看114.46MB
查看565.74MB
查看338.90MB
查看
556攀枝花op
2025-06-30 08:31:30 推荐
556188****2951
2025-07-02 17:37:46 不推荐
599152****1938
2025-07-02 0-1:22:02 推荐
32外星兄妹无敌版
2025-06-30 0-1:55:04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