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球吧眼看暑假又要到了,这意味着又有一大批懵懂的小朋友,即将告别幼儿园,成为小学生。入学标志着孩子开始接受系统教育,进入了系统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那么,阅读理解能力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
对于刚开始独立阅读的孩子来说,漫画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对于痴迷漫画的孩子,爸爸妈妈无须过分担心,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研究显示,优质漫画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有负面的影响。许多漫画书的文字体量也就两三千字,每天看一本,一年的阅读量也会超过50万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读完一本几百页的书,这对新手读者来说也是个莫大的成就。
刚刚开始识字的孩子,阅读的发展往往比爸爸妈妈的预期要慢,这可能会让家长有些焦虑,但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家长就能更轻松地面对。
根据文章开头提到的 SVR 模型,我们知道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识字”和“语言理解能力”,这两者同等重要,而且不是孤立的,所以最好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识字。这之中,识字是需要在特定阶段、短期发展的能力;而语言理解能力是持续的、需要长期发展的能力。
积极与孩子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询问孩子对故事情节的预测,或讨论角色的动机和情感。
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成年人还有很大区别。首先,因为不熟练,刚认字的孩子需要通过仔细辨认来识别字形,认出字词,然后才能理解由字词组成的文章的含义。换句话说,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至少需要完成两项独立任务:一是仔细识别词语,二是理解文本的含义。
但是,大脑认知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当孩子在“字词识别”上消耗了过多的认知资源,他们用于“理解”的认知资源就会不足,所以,就会表现得有些幼稚、进步缓慢,这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不用过于急切。
当孩子经过大量阅读练习,能够一眼识别常见字词时,便达到了阅读心理学中所说的“自动化”(Automaticity)状态。这种快速、毫不费力的词汇识别能力,是大多数成年人在阅读时所具备的。然而,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种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还需要持续的练习与积累。
这两个能力之间是相乘关系,而非相加。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的解码能力为 1,但语言理解能力只有0.5,那么,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只有0.5。任何一项能力为零,阅读理解就无法建立。
一二年级的孩子,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字词识别能力,但在阅读时仍效率不高。通过持续的重复朗读,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识字速度与准确性,逐步实现阅读的“自动化”——即快速、毫不费力地识别字词的能力。
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桥梁书,如《怪杰佐罗力》《青蛙和蟾蜍是好朋友》等让孩子自己阅读,这样既能建立阅读信心,又能培养阅读兴趣。比如,我知道许多孩子的独立阅读都是从《怪杰佐罗力》开始的,那种无厘头的故事反而能激励孩子主动去认字。
此外,朗读不同于默读,其中还包括语调、节奏与断句的练习,这有助于增强孩子对语言结构的感知与理解,为后续阅读更复杂文章和图书打下基础。
例如,尽管孩子已经会识字,但他们可能还是不太喜欢自己读书,而更喜欢听爸爸妈妈读;也可能他们更偏爱绘本、漫画等有图画辅助的读物,而不喜欢文字密集的儿童文学作品。
举个例子:一个不怎么识字的孩子,虽然经常听父母读书也能理解内容,但是因为无法自己读,还是不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反之,一个通过单独的识字训练认识了很多字,却几乎不读书(不阅读)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也好不到哪儿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学者提出了一个被称为“简单阅读模型”(The Simple View of Reading, 简称 SVR)的理论,通俗而清晰地解释了阅读理解的核心要素。这个模型至今仍是儿童阅读研究和教学领域最具影响力、支持度最高的阅读理论之一。
最后,还要注意不同类别图书的比例。非虚构图书的阅读比例要逐渐上涨,因为到四年级结束时,理想状况下,孩子的书单应该是一半虚构,一半非虚构。
尽管孩子识字,但能够独立阅读的书籍还是十分有限的。学龄前的亲子阅读仍然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不过,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动用一些小技巧,比如:
选择稍微超出孩子当前阅读水平的书籍,比如 DK 的各种百科读物或者是情节复杂寓意深刻的虚构作品,孩子暂时还无法独立阅读,但来自爸爸妈妈那熟悉的大声朗读,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词汇,获得自己“够不到”的知识和快乐。
根据著名阅读心理学家珍妮·夏尔(Jeanne Chall)的理论,入学前后的儿童,正好处于“人生阅读里程碑”的第二阶段——6~7岁的“初始阅读与解码阶段”(Stage 1: Initial Reading and Decoding),本文就将聚焦于此,并讨论如何帮孩子顺利过渡到下个阶段。
研究表明,让学生反复阅读同一篇文本,通常四次就能显著提升阅读流利度。随着识字过程变得更加自动化,孩子们的注意力便可以从认字转向理解文本的意义,从而促进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与孩子交替朗读书籍(例如一人一页)是一种有效的共读策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阅读压力,还能让他们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字音、语调、断句。渐渐地,孩子会甩掉我们这些“拐棍”,主动要求自己阅读。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识字就开始读满篇文字的图书。很多家长常常觉得上小学的孩子不再适合读绘本,或者对孩子依赖漫画书感到担忧。然而,这时孩子的目标是“学习如何阅读”(learn to read)。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什么样的书更有利于孩子学习阅读呢?显然,图文结合、文字简单且重复率高的书,知识含量不高的书,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建立良好的阅读兴趣。
此外,判断一本书是否达到孩子的识字和认知水平还有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大声朗读一段文字,如果从头到尾都磕磕绊绊,甚至有一半以上都不认识或者不理解,这本书可能就太难了。
阅读理解能力,指的是孩子能够阅读文本并理解其含义的能力。简单来说,要读懂一篇文章,孩子既要“能读”——即具备识字和朗读的能力,也要“能懂”——能够理解字、词、句子,知道整篇文章的意思。
809.77MB
查看916.61MB
查看33.4MB
查看532.86MB
查看523.50MB
查看222.85MB
查看657.12MB
查看840.56MB
查看483.47MB
查看900.96MB
查看687.90MB
查看116.75MB
查看579.61MB
查看921.85MB
查看170.52MB
查看913.47MB
查看460.97MB
查看495.88MB
查看233.72MB
查看648.88MB
查看175.55MB
查看241.39MB
查看670.49MB
查看421.85MB
查看258.17MB
查看797.83MB
查看247.97MB
查看649.37MB
查看720.88MB
查看583.90MB
查看240.83MB
查看870.26MB
查看459.47MB
查看110.51MB
查看945.72MB
查看269.72MB
查看222.73MB
查看459.99MB
查看830.65MB
查看861.37MB
查看732.86MB
查看399.96MB
查看181.23MB
查看410.42MB
查看212.47MB
查看734.40MB
查看669.21MB
查看246.73MB
查看948.76MB
查看578.84MB
查看521.89MB
查看636.82MB
查看740.12MB
查看779.67MB
查看111.10MB
查看432.76MB
查看221.90MB
查看912.50MB
查看352.64MB
查看428.70MB
查看516.83MB
查看516.64MB
查看170.14MB
查看874.42MB
查看454.25MB
查看534.19MB
查看548.27MB
查看917.49MB
查看565.67MB
查看990.37MB
查看234.14MB
查看797.89MB
查看425.57MB
查看298.11MB
查看148.60MB
查看650.56MB
查看985.45MB
查看948.23MB
查看641.97MB
查看828.12MB
查看374.95MB
查看485.60MB
查看433.17MB
查看176.84MB
查看690.24MB
查看289.60MB
查看449.51MB
查看269.70MB
查看860.63MB
查看808.89MB
查看581.34MB
查看706.92MB
查看628.32MB
查看408.32MB
查看386.80MB
查看470.23MB
查看653.21MB
查看884.95MB
查看470.62MB
查看726.23MB
查看436.86MB
查看559.61MB
查看550.12MB
查看728.83MB
查看
287玉林ld
多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指导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调🚗
2025-06-29 09:55:25 推荐
552188****6054
3月20日,国际油价下跌🚛
2025-06-29 01:27:16 不推荐
965152****2265
日企出海70年,给了中国中小企业什么启示?🚟
2025-06-29 15:49:33 推荐
45四人麻将
如果让你推荐一款家乡美食,你认为哪道食物最值得出战?🚢
2025-07-01 05:01:43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