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基础学科的知识体系偏重理论与学术思维训练,想要本科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相对困难。中科院物理所就曾撰文写道:“目前市场上直接对口物理学专业的工作岗位很少。而物理学院和培养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默认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曾经一度在国内高校中发展得如火如荼。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数量从57所升至432所,足足增长了约7.6倍。但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有高达115所大学撤销了该专业,是所有被撤销专业数量中的第二名。
什么专业去向很专一?建筑类、计算机类、中医学类等专业就属于实际从业与职业预期较为一致,其中部分专业通常具有明确的执业资格或行业认证路径,例如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建筑师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毕业生的从业方向更为集中。
实际上,所谓“就业宽”或“就业窄”,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路径清晰的专业,适合有明确要求和设想的人;而路径多元的专业,则为尚未确定方向的学生留下更多尝试的空间。针对尚未确定方向的学生,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也可以考虑选择出路更为多元的专业,为大学期间再做决定留足时间。
以公共管理类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到环境污染与资源分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关注的是这些横跨多个部门的社会性问题,因此其就业去向自然多种多样。
此外,在数据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不少专业的学生将“考研”列为期待发展的Top1出路。比如,农学类有相关数据的26个专业中,有92.3%都选择考研为最期望从业的方向。而理学、历史学、工学等门类,期望考研深造的比例都超过了60%。
2024届本科学生的就业监测数据显示,28.6%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会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如果将电子信息类去该行业的比例与所有专业去该行业的平均占比做对比,那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对口指数高达3.4。也就是说,电子信息类学生进入该行业的比例,是所有专业平均值的3.4倍。
跨行业工作的情况在上述专业中相当常见。曾是法学专业出身的林佳慧就在读书过程中改变了想法。在大学期间,她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强烈的“逆反”情绪,认为“能看到的世界好像不是金融就是法律”。因此,林佳慧在毕业后选择去了新闻行业,这个能让她“接触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的领域。
饺子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比如我考上医科院校却从事动画行业,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不被外界左右。”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导演饺子就是一个例子。截至目前,该电影拿下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而导演饺子却不是科班出身。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但后来自学三年动画技术,转型成为动画导演。
“我还是觉得专业没那么重要,在一个综合性大学里接触到更多不同的学科和朋友比较重要。”林佳慧分享她的感悟时说道,大学期间积累的知识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发挥作用。
不过,被AI替代可能暂时是远虑,各个专业的未来从业路径才是各位考生和家长的近忧。澎湃美数课通过分析学信网“阳光志愿信息填报系统”的数据,试图展现92个专业门类的最新毕业去向——在填报志愿前,我们至少要知道选择这个专业意味着怎样的职业图景。
读师范做老师、考新闻当记者、学金融以后去银行,多少家长为自己孩子选专业出谋划策时,都默认了读什么专业,就要从事对口行业。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而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类等专业则属于另一种类别,从业广泛型的大众专业——毕业人数众多,从业去向不一。比如,法学类的学生普遍期望以后当律师,但毕业生更多去当了公务员。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有78%的学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在求职时具有明显优势。而关于考研动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亲人朋友鼓励、建议和要求下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受到周围同学影响而考研,这两种情况的考研学生占比为38%。
尽管从2024年开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已连续两年下降。但在一些“双非”院校,考研热潮依然不减。比如在云南的玉溪师范学院,2025年全校考研报考人数达1180人,较上年增长15.23%。此外,据高考直通车统计,深圳大学在2025年再次以2.1万的报名人数成为全国考研报名数最多的双非院校。
林佳慧的感悟不是个案,一些专业本身就不会集中流向某个单一行业。数据显示,在公共管理类的学生中,56.1%的去向难以被归类为同一行业的地方,其次是社会学类、农业经济管理类。
分分彩计划海量的招生简章、疯传的名师指导,还有可能被AI替代的危机,都使得学生和家长们晕头转向。此前,我们已经在《当高考志愿遇上AI浪潮,我们该如何选专业?》一文中发现,从英语到计算机,没有几个专业在 AI 冲击这件事上敢说自己高枕无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专业的职业与理想较为一致,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就好找工作。从广西公布的2023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极低的6个本科专业中,曾经备受追捧的建筑类专业就位列其中。而像是中医学类也是如此,在多省就业率低的专业名单中,中医学就频频出现。
其中,较为专业对口的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是近年热门抢手的工科专业。据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的专业公司麦可思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4届本科高薪专业中,无一例外均为工科专业,其中就包括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
为了比较不同专业之间在读时“职业预期”与毕业后“实际从业”的匹配度,我们统计了每个专业类别中,头号职业预期与实际从业是否一致的比例。比如,在金融学类的8个专业中,只有1个专业的头号职业预期与实际从业重合,所以我们将金融类整体的从业一致率认定为12.5%。
630.76MB
查看813.22MB
查看45.3MB
查看292.55MB
查看946.77MB
查看260.34MB
查看404.63MB
查看692.36MB
查看386.88MB
查看238.22MB
查看627.48MB
查看653.95MB
查看354.61MB
查看957.54MB
查看789.67MB
查看529.23MB
查看480.46MB
查看374.85MB
查看402.69MB
查看493.68MB
查看671.29MB
查看617.65MB
查看343.74MB
查看787.24MB
查看791.33MB
查看283.12MB
查看983.65MB
查看493.81MB
查看727.35MB
查看523.41MB
查看438.10MB
查看428.50MB
查看571.37MB
查看393.86MB
查看622.40MB
查看554.43MB
查看658.58MB
查看769.25MB
查看176.32MB
查看993.27MB
查看824.18MB
查看700.84MB
查看314.58MB
查看669.54MB
查看519.11MB
查看206.45MB
查看501.93MB
查看192.80MB
查看133.72MB
查看931.18MB
查看296.60MB
查看900.55MB
查看493.96MB
查看119.39MB
查看705.14MB
查看348.11MB
查看695.69MB
查看693.19MB
查看383.94MB
查看955.72MB
查看148.39MB
查看953.84MB
查看307.85MB
查看816.59MB
查看104.72MB
查看543.64MB
查看872.11MB
查看647.88MB
查看196.82MB
查看642.22MB
查看570.71MB
查看818.81MB
查看475.95MB
查看900.56MB
查看495.21MB
查看941.37MB
查看768.51MB
查看409.95MB
查看887.19MB
查看251.68MB
查看917.78MB
查看407.60MB
查看649.86MB
查看611.55MB
查看911.57MB
查看988.99MB
查看519.67MB
查看476.12MB
查看753.61MB
查看613.95MB
查看794.39MB
查看461.52MB
查看273.94MB
查看408.78MB
查看224.78MB
查看586.75MB
查看208.26MB
查看613.81MB
查看564.31MB
查看524.12MB
查看211.33MB
查看664.88MB
查看764.10MB
查看684.53MB
查看
717麻城sj
警方通报“海口一露天歌舞厅因咸猪手引发斗殴”:6人酒后骚扰女性客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5-06-29 14:51:34 推荐
379188****4705
2025-06-29 03:34:40 不推荐
572152****2407
2025-06-30 0-1:14:00 推荐
59职业网球比赛
2025-07-01 15:52:34 推荐